大家好,我是悦洋,自律的成长型妈妈,每天带你:科学育儿,成就自我。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有一个暴脾气的妈妈,就会有一个受伤的孩子》,受到家长们的热议。
有家长问我,请问你有没有发脾气的时候。
我说当然。我们都是平凡人,都有来自工作、生活的压力。
也有家长回复我说,自己的原生家庭就是父母总是冲自己发脾气,自己受到了很大的伤害。等有了孩子以后,很不想和孩子发脾气,却总是控制不住。每次发脾气之后,都会非常的内疚和后悔。
其实,内疚和后悔,是能 量非常低的一种情绪,如果妈妈一直深陷其中,并不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对自己的身心也更加不利。
面对“暴脾气”的自己,我们首先要接纳自己。
畅销书《正面管教》和《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的作者,也都曾分享过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控制不住情绪的瞬间。
所以你看,即使是著 名的育儿专家,也无法避免作为普通父母所面临的无奈。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 美的人,自然没有完 美的父母。
当我们想指责孩子、想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可以转变一下方式。
把指责、抱怨、甚至羞辱,变成表达自己的诉求。
“妈妈很累,想要安静一会儿,你能帮助妈妈吗?保持安静一会儿,就会给我很大的帮助。”
就像《非暴 力沟通》的作者提到的,主动示弱,是化 解矛盾好的方式。
而往往,当我们脆弱的时候,总是习惯性攻击:”你怎么这么闹!我快要疯了!!!““我都要累死了,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不要再折磨我了!”
试着改变沟通方式,会让我们避免很多对孩子不必要的指责。
让孩子理解我们的感受,同时,试着理解孩子的感受。
美国心理学家和作家马歇尔·B·卢森堡说,“每当我们无法做到完 美的时候,都想要责怪自己、攻击自己,但那样做并不会让我们的孩子从中受益。因此,我建议家长们把努力的目标从接近完 美改为远离愚蠢——多检讨一下为什么没能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为什么做不到诚实地表达本意——这才是进步的途径。”
当然,每一个人面对情绪的自我疏导方式各有不同。期待大家在留言区留下自己的观点和方法,给爸爸妈妈们更多的参考。感谢你的分享。
我是悦洋,自律的成长型妈妈,每天带你:科学育儿,成就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