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湖环湖游之后,在刚察有一块指示牌:德令哈,230KM。
因为海子的一首诗,德令哈,这个小城有了特别的意义。
为什么去哪个城市/地方?因为那里有牵挂的人;也许并不是去那个地方,而是为了去会那个人;因为有了那个人,才对那个城市/地方发生的情感,链接。
是行旅的目的地成就了旅人,还是旅人成就了目的地?
德令哈,或许不经意成为了一个意向、诗歌之神性的所在。
如同金庸的作品助推了那么多旅游目的地一样,旅行社,有没有“海子诗歌之旅”的线路?
一、德令哈,有海子的姐姐么?
从一些资料看,海子在诗歌中用大量字母指代的女性,或者说特别关心的女性,除了母亲这个大词指代的以外,尚有六位与之有相对亲近关系的女性。
而青海德令哈市,这个触发了海子写下著名诗篇的《日记》城市,有一位于海子比较特别的女性:白佩佩。
白比海子大,有自己的家室,跟海子同是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的同事,同事也热爱诗歌。
彼时的昌平校区,离北京主城60多公里,学校也新搬去不久,那种陌生、冷默中,有一个能知心的异性,对于海子的意义不言而喻。
海子一生有三次大的游历,第一次进藏,第二次进藏,一次去川东北的四川达县(记忆可能有误,请指正)。
三次除了寻找诗歌的灵感和源泉,也有现实的能指——去找心爱的女人。
具体到德令哈,则是海子的第二次进藏游历。
尚没有具体的史料证明,海子这次在德令哈是否见到了白佩佩。
但,这样非要求得实锤很重要么?
二、心中的姐姐那些姐姐
事实上,于诗人而言,探究他在德令哈是不是有姐姐,这位姐姐具体是哪位,他们见过面没有,仿若意义并不是特别大。
1988年6月27日,海子第二次进藏,并写下《日/记》。
这是一首很“海子”的抒情短诗,节奏,韵律,蕴含的深情,让人百读不厌,特别是在安静的,因应内心情感需求的时候——
草原的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我握不住一颗泪滴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把胜利还给胜利
今从粗浅的字面意义理解,诗人在这里,向着天空,向着戈壁,向着姐姐,渺远抒发自己的情感,甚至决绝的说——
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姐姐
从能指到所指,姐姐,可以指向的,是情感的凝聚点、是发令的扳机、是倾注所有意向的海洋,能深究出“你到底有几个好姐姐,你是好姐姐中的哪一个”么?
三、深究姐姐不如心怀美好
母亲这个意向,相对圣洁,而姐姐这个意向,佻脱之余,可以有很多别样的意蕴。
在血亲的姐姐外,喊出一声“姐姐”,有太多可以解读。
姐姐是一个比母亲更大的包容器,有什么委屈,可以向姐姐述说;姐姐既不像母亲可能存在代沟,也没有母亲存在辈分差别;姐姐是“可以把后背亮出来不担心勇往直前”的安防后盾,姐姐比母亲更有对错误的容差度……
非血亲意义上的“姐姐”,可以向她撒娇,向她索求,向她找到最柔软的满足,向她要到比母亲可能更多的合理或不合理的美好……
所以,姐姐这个意向,这个艺术母题,也是非常宏大的矿脉,尤其是在诗歌和音乐、电影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