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对自己不满意的。换句话说,活得太过呆板和僵硬,对喜欢的人畏畏缩缩,一味地追求别人眼中的"乖"却丢掉自己本该有的个性。
做什么事情喜欢藏着端着,也喜欢不表于形色,虽然接受到了不少的赞许,却总觉得活得太过"虚伪",没有意思。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以往的岁月有点无趣,它不单单是因为我的青春缺少一场恋爱,也不是因为少了几次叛逆和猖狂,更重要的是,我好像根本没有活出青春的样子。
我的青春,少了很多年轻人应该有的活力和热烈,多了几分矫揉造作的高冷和佯装。
不过现在的我,好像不是这样了。至少许久不见的朋友,说我越来越真实,越来越像自己了。
听到这样的话,虽然嘴里和他不停争辩着过去的种种,不过心里却在偷着乐。
以前花了很长的时间,也喊了很久的口号,说要做自己,可最后终究是迫于压力活得乖巧又胆小,而现在,在不知不觉中,却形成了自己鲜明而独特的个性。
而这些锐不可当和棱角分明,都是自己这几年摸爬滚打为自己刻凿出来的,虽还不够上乘,不过也算小有雏形了。
我们二十几岁是一个被宠坏了的年龄。活得很着急,却又一塌糊涂。
着急去吃好吃的,却不知道自己的胃到底有多大,着急去各种买,却又不清楚到底哪种东西是真正适合自己的,着急去遇到喜欢的人,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哪种类型的男孩或女孩。
一边拿着"年轻"自我标榜,一边又在颓废地自我消耗。明明可以翻出墙外瞭望灿烈的鲜花,可却习惯窝在墙角嗅腐烂的泥垢。
都说大学是一个容易让人堕落的温床。我想,是有一定缘由的。尽管我已经毕业了两年!尽管我读的是三流学校!
刚上那会儿,第一次看学校文艺演出的时候,看着同宿舍的在舞台中央闪着耀眼的光芒,那时候,心里就在想:"如果自己也可以站在舞台上,被聚光灯萦绕该有多好呀。"
时隔多年,我依然没有能够站在偌大的灯光舞台,可却在自己探索的这片领域,散发出属于自己的这一丝光亮。
我记得上初中那会儿,学校一个音乐老师开办了一个舞蹈班,那时候可想去了,却不敢告诉我妈,怕添加她的经济负担。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挺遗憾的。
长大后,填写表格的时候,有点害怕填"特长爱好"那一栏,因为想破脑袋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特长,经常和同学开玩笑打趣说,"不知道特能吃、特能睡、腿特长算不算",然后几个人在那里哈哈大笑。
我们都知道这是自我安慰的调侃逗乐,但也心照不宣地不去揭开彼此没有什么优势的窘迫。
现在经常会有人问我,中文出生的写作应该很好吧,平时你都怎么训练的呀。我只能一笑而过说,让你失望了,我从初中语文就不好,学中文就是混个文凭。从来都没有勇气投稿。因为我从小就自卑,从小就没什么闪光点,普通得丢进人海连水波都没有的人。我怕自己绞尽脑计想出来自认为很好却的被别人踩得一文不值的那种感觉。就是更愿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
以前总喜欢在人前,高喊口号"以后一定要怎么样怎么样,成为哪样的人。"
那时候巴不得把自己心中所有的想法都吐露出来,就想看见别人连连点头,然后投来敬佩的目光的样子,才不去管自己所说的话会不会实现之类的。
但现在在我看来,所有华丽的辞藻都抵不过一个平实的成果令人惊艳。我知道你也一定有无数的奇思妙想,想去将它们变为现实,只是还你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打破固着的陈规和接受未知的风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