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在网上买的书本《守时回光》收到了,吃晚饭之前打开看了一部分,一页页地翻阅,心顿时就觉得安静下来了。
这本书主要是记录关于张至顺老道长的。作者油麻菜通过记录和拍摄,给读者呈现了一个从未看过的山里修道的世界。
看到老道长的照片,一捋白胡子,面相慈悲,让我想起了我的太爷爷,在他九十来岁的时候,也有这样一捋白胡,也穿着青色的衣服,朴素干净,沉稳慈祥,所以,这本书让我感觉格外亲切。
老道长解读“守时回光”只有把跑出去的心收回来,神入气穴凝守不动,才能真正做到守护时光……而能做到这一切,最重要的不外乎“无为而为。
修道也许有高深的东西我们不曾看过,但是在这本书里主要看到是他们的朴实无华的生活,劳作,种菜,做饭,敬香,打坐,练功,
就像书中提到的类似一句话:有时候大道就是这么简单,简单到世人不敢相信。
或许难的是日复一日的坚持这么做。
老道长他们吃的东西很简单,自己种的菜,腌的菜,甚至有发霉的馒头,一袋十几年前的面粉也照吃不误,坏掉的粮食也捡回来吃,根本一点都不浪费。看到这一段时,觉得真的很不可思议。
更不可思议的是,在清苦的环境里,老道长的身体还能如此健康,活到100多岁还眼不花,耳不聋,牙齿也整齐不掉。道长觉得留给他的时间有限,所以他勤于修行,并且劝中医弟子抓紧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好好学习。在书中,他与李辛老师的对话中,体现了他教导的严格和恳切。
他的意思是,说好听的话是社会上的那套,而他们相处的时光有限,要这真实地学到东西,就要弟子自己先努力下功夫看他传的书,这样,在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他点拨一下,或许就通了。也许没有好听的夸奖话,但是是真话和实在话,有助于学习。
看到这里,想起南怀瑾老先生也曾提到,过去拜师想学点东西是不容易的,要干很多的活磕很多个头才有可能得到一点点真传,老道长也是这样说,在师父那里干了十几年的活,等到了合适的时机,师父才会传一点真学。
所以,怀着好奇来问道的人很多,真正可以坚持下来的真的是少之又少。
书中提到,劳作也是修行。老道长他们的劳作,真的是需要很坚强的体力和心力。他们为了在山上自己盖个小房子,七八十岁的老道长,每天从山下背三十斤东西上山,上山走12个小时,下山走六七个小时。有一次下山遇到大雨,背着行李在雨里还行走了3个小时……
晚饭过后,继续看了一会儿,这本书差不多看到了一半多,在精彩的片段里,内心其实是激动,钦佩和澎湃了。合上书,除了是感觉眼睛有点酸外,觉得需要一点时间来吸收和平复。
时间过得很快,对于精进的圣人们来说,一辈子好像活出了别人的好几辈子。不论是南怀瑾老先生还是张老道长,他们都充分地利用了自己生命的力量,在年事已高时,依然日以继夜地勤恳看书写书,为世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他们的伟大和勤劳里,看到了自己的渺小与懒散。亲近伟人们的智慧,不一定能让自己走上同样的路,但是可以让自己在面对所谓的困难面前,看到,与他们相比,是多么不值一提,也就多了一份坚定,少了一份矫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