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趣侃红楼315:扰扰乱象,大观园纷争渐起,隙隙小人,怡红院愚昧横

趣侃红楼315:扰扰乱象,大观园纷争渐起,隙隙小人,怡红院愚昧横

作者: 君笺雅侃红楼 | 来源:发表于2022-03-07 12:25 被阅读0次

副标题:贾宝玉房中的几件细事,蕴含丑陋和悲情,让人看后不能平静

趣侃红楼315:扰扰乱象,大观园纷争渐起,隙隙小人,怡红院愚昧横行

贾宝玉路遇藕官烧纸,问她原因也不说,只叫回家去问芳官。他没奈何只得先去看望林黛玉。

一场病让宝黛二人的心离着更近,距离却越来越远。很多话竟不再能畅快表述。互见二人各有消瘦,竟颇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慨叹。

贾宝玉回去怡红院本想立即询问芳官为什么“藕官烧纸”。却见史湘云和香菱正在与芳官、袭人说话。

前文就说史湘云和香菱、宝琴坐在山石上看婆子们架船“挖泥种藕”。

香菱就是甄英莲,是“莲菱”的代表,影射林黛玉,预示可怜。

史湘云“湘江水逝楚云飞”,有湘水,有飞云,结合潇湘妃子林黛玉和晴雯,正是湘水和飞云之意。

花袭人是钗黛双属性,又像宝钗,又像黛玉,她姓花。

芳官也是钗黛双属性,正旦本是女主,青衣贤妻良母,她也姓花。

所以,延续前文的“藕”,借由藕官故事,串联史湘云和香菱的拜访,如今再到芳官和宝钗这里。曹雪芹从来都没离开过“宝黛钗”三人的“可怜”人生和结局上。

而这段故事围绕“莲”的展开,明写芳官藕官,实则是为林黛玉、香菱和晴雯代表的“可怜”女儿立传。

闲言少叙,贾宝玉等到湘云离开后,也没找到机会问芳官,就像好饭不怕晚,曹雪芹一直在“拖着笔”,引人好奇。

原来芳官分到怡红院后,她在梨香院时照顾她的奶娘一家也被分进来。

当日梨香院十二个小戏子被买来年纪尚小。贾家专拨十二房人分别认养一个“女儿”,照顾她们的衣食住行。

可贾家人势利眼惯了,小戏子们又不像贾家丫头那么规矩,女儿与干娘之间摩擦不断,并不融洽。

梨香院一解散,芳官被分配来怡红院,她干娘何婆子也跟了过来。按说对双方都是件好事,可矛盾却扩大了。

注意这个“何”姓,凡是与“莲菱蓉荷”音同意同的人都可怜。

芳官之怜,就应在干娘“何婆子”头上。

何婆子自己还有两个女儿,后文我们也会说到。这天芳官要洗头发,贾宝玉没寻到“问话”的机会。

古代女儿洗头并不像现在,不但麻烦,也不能天天洗,而是定期洗头。即便林黛玉、薛宝钗这种大家闺秀也不会天天洗头、洗澡的事。

篦子是常用之物,穷人家为了篦虱子,有钱人家则是梳头止痒。

而“沐浴”会有专门的讲究,本文不提。只说芳官要洗头,她自己应付不来,还得干娘帮着洗。

那时候洗个头发,烧水、担水、洗头、换水、倒水……非常麻烦,加之洗头用的“花露油并些鸡卵、香皂、头绳之类”,都是比较贵重之物。何婆子小心眼,平日自己不舍得用给女儿,又偏心赖着芳官有,就让女儿借机先洗头,剩下的脏水再给芳官洗。

芳官本就厉害咬尖,见“干娘”拿着自己的分例这样作贱自己,当场不干闹了起来。

她们还在梨香院也罢了,如今到了怡红院这么闹,如何能行。

(第五十八回)袭人忙打发人去说:“少乱嚷,瞅着老太太不在家,一个个连句安静话也不说。”晴雯因说:“都是芳官不省事,不知狂的什么也不是,会两出戏,倒象杀了贼王,擒了反叛来的。”袭人道:“一个巴掌拍不响,老的也太不公些,小的也太可恶些。”宝玉道:“怨不得芳官。自古说:‘物不平则鸣。’他少亲失眷的,在这里没人照看,赚了他的钱。又作践他,如何怪得。”

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不同的立场,理解也不同。

袭人是埋怨她们闹得太厉害。晴雯则认为芳官太狂妄。贾宝玉又认为干娘偏心才引发不平则鸣。

他们都带着自己的立场,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这些人一来怡红院就很“特殊”,大家看了热闹,却没人跟她们讲规矩礼仪,教养礼仪,自然会一团乱撞格格不入。

芳官与干娘的矛盾,是大观园和贾家内部矛盾的缩影。借由贾母不在家,人心便开始了浮动。最先是不懂规矩的梨香院小戏子们闹事,随后渐渐扩大化,咱们后文在表。

芳官与干娘口角,二人说的话极粗,贾宝玉哪里听得!大呼小叫也太没规矩。晴雯上去说几句也不在点上,那婆媳混不吝也不怕。还是袭人再度请出麝月震慑了她。

要不说麝月一定是王夫人安排在贾宝玉身边的“眼耳神意”呢。这丫头太厉害却又太低调,她身上的矛盾元素,注定不简单。

麝月一出来就喝止了芳官干娘几条道理,让她不敢再折腾。

一,别说干女儿,就是亲女儿也没有在主子房中没规矩管教的道理。

女儿分到各房中学规矩。主人打得骂得,作为师父的大丫头们打得骂得,就是没有母亲再跑来主人房里管教的。

婆子不懂规矩,没理在前。

二,麝月提起之前坠儿妈在怡红院闹,被“撵”出去的事,以儆效尤。何婆子再闹就像坠儿一家的下场。

当日坠儿就是被晴雯麝月联手撵出,麝月针对何婆子顶撞晴雯的话,是维护她们大丫头的权威和地位。

三,威胁说过几天等贾母回来了,就要把这些事都积攒着告诉老太太。就说他们没规矩,贾宝玉的病还没好利索,偏就狼嚎鬼叫得吓人。

贾宝玉顺势拿起拐杖也骂婆子不知道理,不懂得娇养女儿。

还是晴雯“招人恨”:“什么‘如何是好’,都撵了出去,不要这些中看不中吃的!”那婆子羞愧难当,一言不发。晴雯发完话,也忘了刚才说芳官作妖狂得没边,反而拉着去给洗头了。

晴雯的性格就是刀子嘴豆腐心,让她不满意,不管是谁都不饶,但说过就忘了。

麝月是低调低调再低调,绝不出头,出手就是致命一击。

袭人大局为重,却借力打力,自保之道务求尽善尽美。

三个人的性格在此时彰显,也代表她们的结局不同。

晴雯喊着都撵出去,她最早被撵了出去。

袭人一心求自保,却也没有保住。

麝月不显山露水却留到了最后,才是真正的厉害。

而晴雯、袭人都与“莲”相关,注定了叵测坎坷的人生。麝月却独立与众不同,她才是特别的那一个。

等芳官洗完头回来,那边也到了贾宝玉吃饭的时间。此时也有两件小事要说。

一,怡红院的西洋钟坏了,又要去调理。那个时代的自鸣钟经常坏,尤其被芳官这种淘气的摆弄过后就会停止不动了。

时间停止不动,依旧还是“莲”的影响。林黛玉、晴雯、刚才来的香菱等人时间不多了。

尤其林黛玉日后和探春远嫁西洋,很快就泪尽而亡客死异乡。

二,贾宝玉要喝汤,袭人吩咐芳官学着伺候,命她旁边站着吹凉了再给贾宝玉。

结果外头那何婆子又担心真把自己撵出去,后悔不已求缓解。一见芳官吹汤,她便毛手毛脚的跑进来要代替。

(第五十八回)晴雯忙喊:“出去!你让他砸了碗,也轮不到你吹。你什么空儿跑到这里槅子来了?还不出去。”一面又骂小丫头们:“瞎了心的,他不知道,你们也不说给他!”小丫头们都说:“我们撵他,他不出去;说他,他又不信。如今带累我们受气,你可信了?我们到的地方儿,有你到的一半,还有你一半到不去的呢。何况又跑到我们到不去的地方还不算,又去伸手动嘴的了。”一面说,一面推他出去。阶下几个等空盒家伙的婆子见他出来,都笑道:“嫂子也没用镜子照一照,就进去了。”羞的那婆子又恨又气,只得忍耐下去。

俗话说各安本分,婆子不知道分寸只能出乖露丑成为笑柄。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她若能早点安分守己,也不会受今日之辱。而这种人不见棺材不落泪,还会生事。试问她在主人心中,与贾家在皇帝心中的立场“何其像也”!

以上几件事,芳官与干娘,袭人,晴雯,麝月等人的反应,贾宝玉的立场,其他人看热闹的情况,都算作怡红院的“细事”。小事却容易折射出大问题。曹雪芹往往擅长以小见大。不提。

贾宝玉吃完饭,给芳官使了眼色要私聊。芳官惯常在梨香院学戏马上懂了,借口不吃饭留了下来。

于是就有了之前讲过的“杏子阴假凤泣虚凰”故事,伏笔宝黛钗三人结局,不多赘述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趣侃红楼315:扰扰乱象,大观园纷争渐起,隙隙小人,怡红院愚昧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gsm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