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怡红院存在一股恶势力,排挤所有不顺从的人,更将黑手伸向林黛玉
趣侃红楼531:五儿殒命,芳官被逐大观园,闺房秘语,宝玉疑窦小人心
上一回讲到王夫人来到怡红院,雷嗔电怒将晴雯和四儿、芳官撵走。
晴雯被哥嫂领回,一应物品不许带走,被净身出户毫不留情。
四儿因为“同生日是夫妻”的话,被吩咐母亲带回去聘人。

芳官则是改名耶律雄奴,与贾宝玉胡闹不休,教唆要把柳五儿引进怡红院,被王夫人坚决撵出,更连累其他分给姑娘们的小戏子们一并被逐出。
(第七十七回)王夫人笑道:“你还强嘴。我且问你,前年我们往皇陵上去,是谁调唆宝玉要柳家的丫头五儿了?幸而那丫头短命死了,不然进来了,你们又连伙聚党遭害这园子呢。你连你干娘都欺倒了,岂止别人!”因喝命:“唤他干娘来领去,就赏他外头自寻个女婿去吧。把他的东西一概给他。”又吩咐上年凡有姑娘们分的唱戏的女孩子们,一概不许留在园里,都令其各人干娘带出,自行聘嫁。一语传出,这些干娘皆感恩趁愿不尽,都约齐与王夫人磕头领去。
芳官从小戏子到丫头的角色转换不成功。仗着贾宝玉对她另眼相看,将恃宠而骄表现得淋漓尽致。
芳官与晴雯要作为对比。看似一样“作”,实际芳官是骄横跋扈无所不为,晴雯只是孤高自赏目下无尘。
芳官的胡闹是僭越,晴雯只是不愿意虚与委蛇。
曹雪芹借芳官反证晴雯的性格和立场,实际是证明林黛玉的品性和情操。
当初解读芳官和晴雯,讲过与林黛玉的一些关系,不多赘述。
严格来说芳官被撵并不冤枉,晴雯则是真可惜。
小戏子们都是可怜人家的女孩儿,当初王夫人还说被买来家里“装神扮鬼”是贾家造孽,一片慈悲心可怜她们。
如今一见芳官影响了贾宝玉,马上撕下伪善面具,露出了真面目。

其实芳官的问题,是太早放到各房而没有经过系统培训。
戏子不讲究规矩,全然释放天性,一朝成为奴才,怎么可能轻易改变信守规矩。
王夫人当初分派时就要想到这个问题。如今迁怒芳官她们,只能说贵族主人拥有至高的权力,并不表明她是正确的。
所以,芳官“毁于”规则,晴雯毁于毁谤。二人有本质不同。但相同点是都因党同伐异而遭难。
怡红院内有一股势力,将她们不容之人都排挤出去。
这股势力不是个人小团体,而是贾家数十年形成的规矩体系,存在于被固化者头脑中的那一类群体。
小红、坠儿、四儿、芳官、晴雯都是规矩挑战者,最后全都“粉身碎骨”。
另外还有一个不守规矩被“粉碎”的是柳五儿。那个想要走捷径来怡红院占名额,享受好待遇,期待未来能够被放出去成为自由身的女儿,从她想进怡红院开始,就注定被整个大观园排斥。

所以,柳五儿因玫瑰露和茯苓霜被诬陷偷东西,抓起来关了一夜。不但彻底死了进怡红院的希望,更连命都搭了进去。
王夫人清楚讲出柳五儿死了,就肯定是得到消息死了无疑。
作为当家人也不至于虚言恫吓。贾家说大够大,说小也没多大,骗不得人。
柳五儿在蓼汀花溆处被抓住,诬陷她偷了东西,彻底绝了进怡红院的心思。她本就身体不好,就像晴雯如今被诬陷,绝了呆在怡红院的希望,可不就只有死路一条。
当日解读蓼汀花溆和柳五儿被捉时讲过,柳五儿和晴雯一起,影射林黛玉和贾宝玉没有结果的结局。
林黛玉终将与柳五儿、晴雯和芳官一般,断了与贾宝玉的关系,并被迫离开贾家,远嫁后很快死在异乡。
贾宝玉眼看着王夫人雷嗔电怒地将一个个人都撵走。四儿也罢了,芳官还能割舍,晴雯最是要命。
然而她面对母亲的决策一声不敢吭,不免令人心生愤懑:算什么“男人”!

事实上,凡是如此想法的人,都犯了基本的常识失误:贾宝玉此时还不是男人,只是不能独力自主、受父母严重约束的少年。
其实,别说是贾宝玉,就算是贾琏、贾珍面对震怒的父母都毫无办法,不敢反对。
唯一区别是贾珍、贾琏背后会搞小动作,能够私下里偷着安排。
或许真正能突破这种局面的只有一个薛蟠。
第一,他够混不吝。
第二,薛姨妈宠溺儿子。
第三,薛家家教规矩不那么严格。
所以,以当时世俗礼法、贾家规矩和贾宝玉的现实,根本无法反抗王夫人。
晴雯只是个丫头,就算是妻子遇到强势的父母也毫无办法。

比如《孔雀东南飞》的焦仲卿,《钗头凤》的陆游。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被棒打鸳鸯的设计并非原创,就是借鉴了《孔雀东南飞》和《钗头凤》。
林黛玉会不喜欢陆游诗,是因为陆游负了妻子唐婉。
林黛玉肯定会外嫁他人,也源于刘兰芝和唐婉的经历,绝不会错。
言归正传,王夫人又将怡红院整理一遍后,才说“这才干净,省得旁人口舌”。也不知道究竟哪里干净了。
可能“天下乌鸦一般黑”,就不觉得别人碍眼了。
这可不就是党同伐异!
王夫人临行前又警告袭人、麝月等人好好伺候,“再有一点分外之事,我是不依的”。
其实王夫人在抄检大观园之前提到“袭人、麝月笨笨得到好”,就是在暗中保护她们。听了她的话,谁又敢举报袭人和麝月?
至此,不得不佩服袭人的未雨绸缪和小红的早做准备。
小红离开怡红院并不光彩,袭人投靠王夫人也是迫不得已。

但二人才是对自己的人生和未来负责。
袭人最早和贾宝玉偷试云雨情,获得必要认可。但袭人更早认清贾宝玉不保靠,真要出事他什么也做不了。
袭人在金钏儿死后突然觉醒,马上改辕易辙投靠王夫人,才拿到“保命符”。
否则以她被李嬷嬷憎恨骂作“狐狸精”,又是贾母的人,没准这次王夫人撵走的就是她了。
人性是复杂的!有晴雯那种赤子之心,认可的就敞开心胸接纳,不认可的就完全排斥。也有袭人那种圆融包容,时刻警惕,保有危机意识。
比较的话,自然是袭人生存适应能力更强。但世界如果少了晴雯那样的赤子之心,就会丧失更多的美好。
人人都在带着面具生存,总需要一个喊出“皇帝什么也没穿”的小女孩。
秉承谁获益,谁得利的亘古真理,晴雯被撵谁的利益最大,就是“害人者”。
贾宝玉在晴雯被撵后,终于回过味来。他很快就将目标有了锁定,并说出了那个奸细的名字。欲知后事如何,窃看下回分解。
《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 |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