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场盛筵,初见总是琳琅满目热气腾腾,之后酒冷茶凉。悲伤的,不是这残羹冷炙,是这似水流年。
1、哈罗德.弗莱是一个65岁,已退休在家的老头。退休之前在酿酒厂做销售代表,一做就是45年,期间没有升职,没有加薪,甚至在退休离开时,连欢送仪式都没有的哈罗德,他的一生实在是太过平常。而这一切都在收到旧日朋友寄来信的一个早晨,发生了改变。
信是在酒厂做过会计的奎妮寄来的。一生都没有结婚的奎妮,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没有一个家人可以跟她告别。这让她想起了曾帮助过她,在她看来才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哈罗德。
收到奎妮来信的哈罗德无比悲伤。二十多年没有联系,没有写过一个字的奎妮;那样一个身材娇小,做事果断的奎妮,忽然就要死了。
在去街上准备給奎妮寄回信的哈罗德,在经过一个个邮筒时,始终也没能把信投进去,直到走到街的尽头,最后一个邮筒。他觉得至少还应该做点什么,实在是不能只这样寄出一封无力的回信。
当哈罗德在加油站吃东西时,加油站女孩的一席话,让他终于知道了,接下来该做些什么。于是,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为了身患癌症的好友奎妮,踏上了一段孤独的救赎之路。从英国的最西南到最东北,他凭借信念横跨了整个英格兰。这个信念看起来是那么不切实际,可他偏偏执着地相信:等他走到了,她就会活下来。我曾以为,这样的奇迹,一定与爱情有关。然而我错了,这八十七天,这六百二十七英里,无关风月,只为真情。
(1)没做任何准备,甚至连脚上也只是一双帆布鞋的哈罗德,迈开了这一生从未有过的勇敢的第一步。
在他终于可以真正独自面对自己的时候,哈罗德一路走一路不由地想起了他和妻子,想起了他们初识的那个舞会。
因为酒精的作用,他的身体亢奋地舞着,正是他这种忘我的舞动,吸引了年轻的莫琳。有一刻,他们的眼神相撞了。哈罗德居然大着胆子迎着莫琳滚烫的眼神走了过去,莫琳在他的眼中看到了一份,属于一个真正男人的热情和自信,于是,他们的爱情开始了。
哈罗德记起莫琳对他曾有过的不管不顾的爱。那时的莫琳不太听得进别人的话。没受过教育又怎样,没有格调又如何,起早贪黑打好几份工也只租得起一间地下室又有什么关系?只要看见哈罗德,她的心就轻飘飘飞起来。
他还想起,他们刚结婚时,莫琳会去图书馆找新菜谱,做砂锅、咖喱,还有意大利面,还会做印度风味的酸辣酱。甚至会在屋后的那一片菜地,种满各色的蔬菜。
是从什么时候他们之间渐渐变成了如今的样子呢?
(2)哈罗德知道这一切是从有了戴维开始的。
当浑身发抖的儿子戴维告诉他,自己不想去上学的话时。他觉得应该对儿子说点什么,哪怕只是把他揽在怀里安慰一下也好,可他什么也没做,只是在儿子的失望的注视下,转身开车上班去了。
哈罗德又想起了儿子差点溺水而亡的情景。
哈罗德奇怪自己怎么会想起这些事情。他唯一的儿子,冲到海里寻求解脱,然后在多年以后叫他走开。记忆中的画面全部都回来了,拼凑在一起:海面上闪烁的光点,戴维盯着他的那种强烈眼神。他当时是害怕了,这是事实。解鞋带,是因为他害怕用光所有借口以后,他最终还是没法成功把孩子救回来。
他害怕还会有更多回忆出现——那些在许多个晚上充满了他的头脑,让他无法入睡的画面。许多年后莫琳还在怪他,好几次说他几乎由着他们的孩子在海里溺死。
还有许多他们相对无言的时候,即使什么也不说,但哈罗德知道她在想什么,他自己也在想同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唯一的儿子溺水的时候,他还停下来解鞋带?
甚至在戴维考上剑桥大学的假期结束,戴维离开家他看到整箱的酒瓶和闻到充斥在整间屋子的甜腻怪味时,他也只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似的。直到戴维在他们存放园艺工具的凉棚里上吊自杀,他在心里一直都知道自己该做点什么,但最终也什么都没做。
他一路走一路不断地责备自己,他欠戴维太多个拥抱,他在儿子因恐惧需要他的时候,没有像一个真正的父亲那样,安慰鼓励儿子,直到儿子死。哈罗德从未像现在这样想他的儿子,想要他回来,想的老泪纵横。
莫琳对他的冷淡,正是从这一件件事情后,渐渐积聚成的。终于,在他得了重感冒那次后,莫琳就搬到了客房,把他自己一个人丢在了诺大的卧室,再也没有回去过。
(3)哈罗德想起了自己的母亲,这个他几乎不会想起的女人,想起了那个到处扔着母亲裙子的家。 母亲是一个追求享受生活的人。而哈罗德的父亲在这一点上,是没法满足她的。于是,母亲便会经常对着自己的发饰或旅游图册长久地出神,这种时候母亲对于躲在角落里哈罗德长久的注视是觉察不到的。
不幸的哈罗德,摊上了一个并不适合做母亲的母亲,而本是个极好的人的父亲,从参加完战争回来就如同换了个人,敏感、暴怒。于是,在哈罗德十三岁的时候,母亲抛下他和父亲,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了。此后,父亲便开始带回不同的阿姨来家里过夜。父母对他们自己过度的重视,让哈罗德不得不拿自己当个谨小慎微的隐形人。
到了十六岁生日那天,父亲扔给了哈罗德一件带着樟脑味的大衣之后,就对他永远地关上了家门。父母对于哈罗德少得可怜的那点爱,以至于后来为自己讨生活的哈罗德,在遇到了莫琳过上温暖的家庭生活时,在面对那个脆弱的似乎随时都要碎的婴儿时,完全不知道该做什么,父母在对他几乎没有爱的同时,更没有教会他如何去爱家人,爱生活。
这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一直影响着哈罗德的生活。
现实中,父母不负责任的不作为,造就了多少失足青少年。比如最近热播的《少年的你》中的陈念、小北,还有哈罗德。如果,做父母的能够真正撑起保护孩子的那一片天,生活中一定会少一些陈念、小北和哈罗德。
(4)读到这里,让我不由地想到自己的生活,想到我的孩子。也曾因为我沉溺于过去不堪的生活苦痛当中,而忽略了对她应有的照顾和保护,致使小小年纪的孩子,遭受了本不该经历的劫难。我甚至忘了,这世间有多少事可以重来,唯有孩子的教育没法重来。如果我能早点看到这部作品,在孩子最需要我的时候,尽可能早得给她足够多的关爱。我想,我的孩子一定会比现在要优秀很多,因为,我总是相信人性还是本善的。
我以为这正是《一个人的朝圣》这部世界名著魅力之所在。她之所以能一跃成为2013年欧洲首席畅销小说,上市一年,仅英美德三国累计销量1,000,000册!感动36国,正是因为她带给我们对于生活以及思想的指导和影响,是深远又切实可行的。
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她会让你不自觉地进入到故事中来,去理解主人公,让你不仅仅只做一个旁观者,你会不由自主地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生活。
2、弗朗西斯说:没有什么比信念,更能支撑我们度过艰难时光。
(1)哈罗德的壮举从一开始就带给了他不同程度的改变。从最初始终愿意做个隐形人到踏上行程的第二天带给他的变化。面对餐厅遇到的询问,哈罗德这样说:
“我和我朋友很久以前在一家酿酒厂工作,我的职责是确保那些小酒馆经营得当,她在财务部。有时候我们都要去酒馆办事,我就顺带捎她一程。”他觉得心跳得越来越快,几乎要蹦出来了。“她曾经帮过我一个忙,现在她患了重病,我不能让她就这样死掉。我要帮她继续活下去。”
说完这些话的哈罗德,把自己都吓了一跳,他竟然当着这么多生人,说了这么多的话,尤其是还得到了他们的赞赏和鼓励,甚至还有小侍应生那隔着空气的一吻,即使转过身他们都在嘲笑自己,也不重要了。于是,哈罗德信心满满的开始了他的旅途。
(2)在旅行的同时,哈罗德发现旅途让他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经过商店时,他看到玻璃放射的影像,影像的那个男人看起来坚定稳当,哈罗德看了好几眼才确信真的是他自己。手中的指南针始终稳稳的指向北方。目光坚毅。哈罗德相信自己的旅程真正开始了。他还以为在决定向贝里克出发的那一刻就开始了,现在他才发现当初的自己多么天真。原来有些事情可以有好几个起点,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开始。有时候你以为自己已经展开了新的一页,实际上却可能只是重复以前的步伐。
从这里开始,哈罗德的旅途更为成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旅途。
(3)到后来,那些追随朝圣的人们离他而去,就连最后的一个同伴小狗也弃他而去后,年老力衰终将身体不支的哈罗德,觉的自己的确是坚持不下去了,一度准备放弃。就在这即将到达成功的紧要关头,还是最亲近的人――妻子莫琳,给了他不要放弃的信念和支持,让他最终完成了这一壮举,到达了朝圣的终点。
在小说的最后,哈罗德和妻子莫琳在回家的路上相识大笑,笑得不知所起,笑得停不下来。他们甚至都想不起来,到底是有多久没有这样开怀大笑了。竟不知真正原因是他们终于,又找回了各自眼中曾经的那个爱人,因为爱,所以开怀,所以才会大笑。
一个人的朝圣,与其说走在路上,不如说走到心中,面对生活中一些我们不敢面对或不愿面对的心结,我们只有勇敢面对,才能打开心结,最终获得理解,收获属于我们的幸福。
这一路的旅途无疑是哈罗德内心的自我救赎。他从一个平庸,怯懦甘愿当个隐形人,并由此而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一团糟,与妻子形同一个屋檐下的两个陌生人,变成了一个乐观自信,内心充满爱和会向周围人,表达爱的另外一个人。
妻子莫琳也因哈罗德这样执着,只为挽救旧日友人进行的艰苦旅途,而重新认识哈罗德,反思自己,从而,让他们之间疏离了多年的爱情再次回来。
尽管哈罗德最终没能把奎妮从死神手中拯救出来,但他履行了承诺,奎妮是在等到了老友,在一片柔光中安详离开的。同时哈罗德拯救了那个在黑暗和恐惧中日渐麻木的自己,他们彼此找回了爱人,找回了从未有过的激情和自信,哈罗德成功了,他的生活在真正意义上,重新开始了。
3、纳兰性德的《木兰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只这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就道尽了世间多少痴男怨女,向往爱情最美的样子。然而,初见时人面桃花的惊艳,来年却是物是人非的落寞。长生殿里的信誓旦旦,却变成了马鬼坡前的“江山情重美人轻”。《罗马假日》里的公主和记者浪漫邂逅而相恋,最终却不得不回到各自的世界,他们之间隔了世俗。《半生缘》里,曼桢和世钧18年后重逢,却知道再也回不到从前,他们之间,隔了流年。
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置身于这样一个环环相扣的社会中,就必然会影响别人和被别人影响。我从不相信没有谁会不受影响而独善其身。孩子的教育问题、房贷的压力,夫妻之间渐行渐远的淡漠,以及职场的疲于奔命,都让我们在不动声色的岁月里,把谦虚和友善给了别人,却把负面的情绪和压力留给了最该爱惜的家人。殊不知,正是这些不经意的积累,让多少两情相悦变成了后来的相看生厌,甚至走向陌路。
如果我们时常对自己生活的不如意,和不断增长的欲望做些梳理,适时地丢弃一些其实并不重要的东西,把因此带给我们的影响降到最低。那么,在我们看来的压力和总也理不清的一地鸡毛,必然会少很多,我们也会生活的自在很多。
4、这部小说带给我很深的感触:
当执着的哈罗德因为自己的义举而闻名全国,莫琳在电话里喜极而泣地告诉哈罗德:你上电视了时,我也由不住地为哈罗德而激动,为莫琳以哈罗德而感到骄傲。毫无疑问,这时的莫琳已经开始重新爱上了,几乎是个英雄的哈罗德。
试想,我们在对待生活亦或是职场时,若有着哈罗德这位老人一样坚定的信念,那么,我们那些素被认为不可逾越的障碍,就阻挡不了我们前行的脚步,而我们每个人必将定会到达属于自己理想的彼岸。
当然,在我们撑不下去的时候,一定记得给我们的亲人,来点发自内心的鼓励。就像莫琳鼓励距离贝里克郡只有17英里,想要放弃的哈罗德那样。那么,我们的生活一定可以比我们看上去那样要好很多。
比如:在《来点狂想》的最后,在那些丧到崩溃的边缘,是什么支撑我们坚持下来?
——也许正是片尾女儿那句心照不宣的“妈妈,我回家了”;也许是来自伴侣的一个无言的拥抱。
正是这些星星点点的温暖,才让我们在历经苦难后,能发自内心的感慨:人生实苦,但真的值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