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采铜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里面提到花时间做重要的事情的概率问题,他将时间与效率的比例分成四种一是,高收益、长半衰期事件、二是高收益,短半衰期事件、三是低收益,长半衰期事件,四是短收益期,长半衰期事件。通过通篇细读内容你便会知道,高收益值精进成为一个厉害的人的核心意义,不管它的半衰期长或者短,但在生活里,大部分人却每天忙于短收益的事情乐此不疲,难道大家都不清楚低收益用时间来换取并不划算么?为什么还是会不停的做着无用功呢?结果很显然,归根结底这么做的原因是不用离开自己较为熟悉的圈子,所谓的舒适区,大部分人都在遵循这个模式生活,所以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只有少数人能走出他们的舒适区,在漫长的生活中毫无色彩的磨砺自己,为憧憬更精彩的生活而奋斗。少数人攀升到人生巅峰,让大部分人望尘莫及,生活还是以往的平静、远方还是那么远。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词“习得性无助”。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1967年提出的。我无法理解这个词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有什么正面意义,对于异常普通闭塞家庭的孩子,父母没有远见,生活在朝夕往复的环境,大抵上周围人都是这么活着的,他从小就沿袭着既定的生活模式,即使对已有的生活压力不满,但他不知道可能会有更好的选择,只能向父辈一样默默的承受着,在既定的认知过程中变得逆来顺受默守陈规。这种无助不需要格外的添油加醋就会让人在漫长的人生中从一次次失败到绝望再到认命,生活里不会再有新鲜的认知挤进来,你能看到的世界也是你以往生活的续篇、父辈的经历,他们的视野决定你前行道路的长短,他们的航灯亮度,决定你所见陆地的大小,谁也不能给你他们所不知道的东西,所以他们尽力借助知识推你到他们无法企及的高度,可大部分人经历过许多依然选择回到原点,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所见,绝不会多走半步看看未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停止了探索究竟是谁的错?
不管是高效率高效益也好、还是习得性无助也好,从这里面能看得出知识是改变命运的本质,它像金字塔一样给你结实的元认知基础,随着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你会发现很多事物都有相通性,打开了一条思路就会连着另一条,即使是充满迷雾的深渊你也想要一探究竟,人的恐惧源于未知,你知道的越多就越敢面对,不惧怕便使你有勇气探索下去,因为随着知识的累积,自己意志里已然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你充满神经元的大脑会寻找、组装、删除那些你曾经所学的东西,它们凝集在一起便成了你倔强而唯美灵魂的一部分,我们给它取名叫“智慧”。当你牢牢抓紧它时,你能剑走偏锋也能官运亨通。嘿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