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在厨房里蹲守的时间多了,自然的往菜市场去的时间也多了起来。愈加感觉到在这个距日常更近的地方更能感受到生活的真味。
可最近常去的菜市场变了模样,在退市还路的政策之下,一溜排开的菜摊子风风光光地进到了水泥浇筑高屋大敞有二层设置的屋檐底下,宽阔的空间里隔出一个个格子式的水泥台子摊位给摊主各自守着。少了清纯自然,多了满脸脂粉。
很怀念那个接地气弥漫人间烟火的菜市场。
文学大家梁实秋笔下尽管对菜市场生出不屑,美食却是不乏笔墨,《雅舍小品》中白水煮菜也是滋味横生。
汪曾祺曾经说过“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场,看看生鸡活鸭咸鱼水菜,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挤挤挨挨,让人感到一种生的乐趣。”
逛菜市场如同观赏一幅民情风俗画。
穿梭在络绎不绝的人群中,嘈杂喧闹声给人一种心底踏实的归属感。熟悉的主顾相互喧问候仿佛多年的老相识,邻里照面还有说不完的话要聊上半天,招揽生意的吆喝声,挑挑拣拣讨价还价的说笑声,挡着道的踩了脚的挤了撞了的怪怨声道歉声,南腔北调,嬉笑逗趣,交织成一曲城市市井百姓生活的交响曲。
菜市场仿佛食材博览园。
水果摊上本地特色时令水果摆放的错落有致,红红绿绿讲究色彩搭配,南北各地甚至进口水果点缀其间。
肉禽蛋那里的笼子里是鸡兔同笼看着来往的行人,不知自己能落谁家。干果炒货的摊主能给你讲他家各类奇货的养生功效,直说得让你心旌神摇不买点回去都觉得对不起他家的那一堆世间精品。
菜摊子最多的是乡下菜农。他们连夜从自家地里拾掇出了各种蔬菜,就地摆铺开来,不带包装,带着露水带着泥土,自然质朴得如同他们本人一样,没有过多的吆喝,围拢而来抢着买的人却很多。还有一些是从批发市场批发来的包装精美捆扎结实来自各地的本地的时令蔬菜,在店铺里不动声色只是忙碌地称斤报价,好像他们是这个市场的主人一般,买不买的我就在这里。
一年四季专卖一种的特色产品推介,也做到自成一家。冬瓜摊主就地一蹲,时常变换的顺口溜给你搭好了菜谱,“冬瓜清炒海米汤,回家吃个火锅麻辣烫”,洋芋摊主也是主打特色“我只卖最好的”
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张爱玲曾经这样说:看不到田园里的茄子,到菜场上去看看也好,那么复杂的紫色,新绿的豌豆,热艳的辣椒,金黄的面筋,像太阳里的肥皂泡。”
这里不只是时令季节的果蔬,还能让人感受鲜亮斑斓的生活色彩。
菜市场是一个可以体会到人间生活滋味的地方。
白发老人脚下不是很利索,手里提着菜慢慢地艰难地往回走。家里也许是更需要他照顾的老伴正等他回去一起做一锅可口的汤面片。
年轻的小两口,在菜摊上问菜名,估计是网上看了菜谱,走进现实走进厨房,要给对方调制美味也调制他们甜蜜的生活。
有时看见穿着入时打扮俗气的时髦女郎趾高气扬地在菜摊上挑三拣四,各种的不满意,摊主怎么都伺候不到位。人们侧面的眼神里可以看出:摆谱?找优越感?姑娘,这里可不是地儿!
如今的菜市场进了屋檐下上了档次,不再经受烈日艳阳寒风凛冽,有遮风挡雨的空间,经营环境条件得到改善。
但愿好的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