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08闹钟,计划下楼遛弯消化过年囤积的食物,已经坚持三天了,因为陪同的小伙伴今天要跑步,导致自己墨迹到5:15才起床,没有同伴的约定,也就意味着没有了时间的制约。在这七分钟里闭着眼睛努力的挣扎,一边很困一边又想起床出去,经验告诉我:其实就难受一分钟,出去便是星辰大海!
打败感性,5:30准时下楼,徒步了7公里,发现比跑步还累,因为没有惯性支撑,中午睡了好大一觉。听了一路的音频,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其实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时间约定的制约,否则自己很容易懈怠,直接就睡死过去了,最可怕的是醒来后满心罪恶感。
如果你想建立一个新的好习惯,不妨约上同伴,这样会大大降低爽约的效率。绝大部分的事情不能够一上来就让我们感兴趣的,兴趣不都是培养的吗?跑步,读书,写作都是我近年来最新培养的。其中跑步,在刚开始的时候绝对是因为和大家约好,不然肯定不爱起床,也跟大多数人一样嫌冷想懒床,理智上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感性上:太困了,不想睁眼。讲真——出去便是星辰大海!出去:空气新鲜,繁星点点,还有日出诞生前的那股神秘与美好。
其实打败感性最重要的是内驱力!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成为一个早起的晨型人,我想成为一个过年吃不胖的人,我想从睁眼到八点结束一天的1/4任务。如果是八点起床就会发现收拾收拾墨迹墨迹一上午就过去了,仿佛人生是从中午开始的,于是又到午夜才结束……
只有足够的驱动力才会成功的一次又一次的打败感性,直至最后它成为了你的习惯。拉伸放松后7点上楼,换个衣服做十多分钟keep练习,其实我是非常讨厌练keep的,曾经就是因为不喜欢练力量才改跑步的,后来却又因为跑步不得不练力量,再后来就是搁置就是荒废,如今我想拾起来,但是为了长久就要毫无痛苦的拾。于是每天穿好外出的衣服,就把瑜伽垫铺好,回来换个衣服就直接上去练习,同时为了不枯燥和转移注意力,我会打开电视机找到自己喜欢的片,边看边练。如果想多看会也就必须多练会,也算是一种奖励,因为平时不看电视。(其实我并不是不爱看不想看,只是会做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事而已)还有,锻炼的时候我也不会刻意要求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完成胜过完美,动用意志力的坚持,早晚是要崩盘的。练完马上阅读,因为我发现人的专注力是有限的,除了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书籍我很难做到一口气读一两个小时,所以我采用的方法是锻炼完先阅读再做其他,然后再继续阅读,身体大脑穿插进行。
这里我还发现一个经验:就是以前我会早上做家务,吃完饭就会窝在沙发看书,久而久之眼看着脂肪侵袭却又无可奈何,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就改为吃完饭再做家务,这样至少可以被动溜达30分钟以上。
现在我为自己重新设计了一套行为模式:
起床→洗漱→穿衣服→铺瑜伽垫→下楼散步→拉伸放松→上楼→换衣服→坐上瑜伽垫→keep锻炼→阅读→做饭→吃饭→做家务→阅读→……
之前的行为模式:
起床→洗漱→穿衣服→下楼跑步→拉伸放松→上楼→洗澡→做家务→做饭→吃饭→阅读→睡觉→……
看似区别不大,从身材角度来说饭后站立半小时现在的行为模式就做到了。从阅读专注力的角度来说现在的模式也更好的调整阅读状态了,曾经总以为把所有事情做好,安心坐下来阅读,却发现没读一会就困了,必须靠补觉才能继续,不然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而且还囤积了N多脂肪。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最后一个动作”,铺瑜伽垫前的最后一个动作是穿衣服,然后告诉自己“每天穿好衣服就去瑜伽垫”,“每天上楼换好衣服就坐上瑜伽垫”。如果是:遛弯回来就练会keep,事实上这个目标并不明确,有可能想在沙发坐一回玩会手机,更有可能这一玩就起不来了……所以最后一个动作很重要。再例如:刷完碗我就去浇花,其实最后一个动作是关上水龙头,当你真的代入自己去体会这里面的玄妙之时,会惊喜的发现“最后一个动作”真的会让我们“立即行动”,“不再拖延”。
当然以上这些我说的仅仅是个人意见,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不同。我想表达的是:行为真的可以设计!实施者不限男女老少,无需任何意志力,这个习惯可以非常渺小,渺小到再忙你都有空去完成它。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我培养了自己每天两个深蹲两个卷腹,一直坚持至今,其实都谈不上坚持了,因为已经融入生活,像洗脸刷牙一样成为自动化行为。入睡前会卷腹做为晚安仪式,下楼时会在无人的电梯里深蹲到一楼,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现在我已经可以毫不费力的做100个深蹲卷腹了,其实也可以更多,只看我是否愿意花时间而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人生就是无数习惯的总和,把好习惯全部变成自动化的行为,就能过成自己想要的人生。
清风拂过,你我歌唱
星辰大海,山河无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