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1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最后一天了,让我先大笑10个字!
只是连总结都提前写了,今天的尾感觉有点难收,索性再认真地收一次吧!
工作坊报名邮件发出来的第一天,报名者寥寥,刚好那天万总在北京,问起来工作坊准备咋整,我说只有四个人有点担心搞不起来,万总拍着胸脯说了句不用担心,一定搞得起来;第二天,就看到万总 lead by example,分享了写作带给自己的改变,最后就有了这21天里相互鼓励和死撑的18个人。张老师起初还担心超过10个人,效果会受影响,现在倒是证明了,活动效果跟人数只是弱相关,跟个人意愿才是强相关。大家都特!别!棒!特别高兴我成为了本次工作坊垫底的人,莫名还有种欣慰感。
跟烤鸭一样,我也很感谢借此认识了许多武汉同事们鲜活生动的一面,仅靠日常的工作交流印象难免刻板而片面,这次更多角度的认识了下大家,虽然上次见面的时候很多我们都还不算认识,但是下次回去见到,估计就称得上是熟知了。而我司的工作性质和环境,信任和安全感其实只需要彼此熟悉就够了。
- 外表张扬内里细腻的张扬,是个有温度的性情中人;
- 从写作中看得到改变的Wendy,是不是发现了写作本身是真的不难?
- 真·文艺青年的贾老板,读你的文字是一种享受,不要太压抑你的朋克之心了;
- 被工作耽误了的起点写手吴彦杰,要不要考虑下当个斜杠青年?
- 天然的老公祁凡,你老婆是真的很会送礼,不如开个session吧;
- 小心翼翼一直在自说自话的旭飞,逼着自己一点点变好,朴素而真诚;
- ……
很感谢大家这一路的坚持,这个过程甚至有点轻松得看不出坚持的痛苦。不管怎么看,今天都是形式上的结束了,至少明天我们就不再受群规的约束,头上不再悬着打卡的剑。
这21天意味着什么,对每个人来说答案定然不同。我虽然口头上说着没价值,但那是跟张老师学的套路。如果这21天没有参加这次工作坊,还是跟平常一样工作休闲玩乐,那么今天的自己跟现在的自己是否完全相同?哪怕有一丝改变——不管是何种意义上的不同,我都认为它是对个体的增益,也是这个工作坊能带给我们的最大的价值和思考。
最后,谢谢你们每一个人(群成员排序):张凯峰、祁凡、杨凌云、汪泽远、丁旷、吴腾、张扬、张婕、万星、吴彦杰、贾成、李旭飞、代晓文、边晓琳、万学凡、刘迪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