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有一个热词常常被大家讨论,就是“情绪价值”。
很多人,突然发现一件事,就是原来情绪也是有价值的。
并且,情绪的价值,是可以换取物质价值的。
这一点发现,令很多原本解释不清的事情,有了可以解释的理论。
情绪价值的正确解读
到底什么是情绪价值?
情绪价值是通过对情绪的表达,对他人产生正面或者负面影响的一种能力。
我认为“好的情绪价值”有两层意义,第一层是指“不给他人带来负面情绪”,第二层是指“给他人带来正面情绪”。
如果一个人做不到第一层,那必然是做不到第二层的。
好的情绪价值,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和某人相处的时候“如沐春风”。
就是这个人为你提供了很高的情绪价值,也可以说他(她)是一个情绪价值很高的人。
而所谓负面情绪价值,就是当你看到一个人,马上浑身不舒服。
这个人给予你的就是一个负面的情绪影响,他就是一个“情绪价值低谷”。
原则上,每个人都喜欢和情绪价值峰顶的人相处。
不喜欢和情绪价值谷底的人相处。
但社会还同时也有一个现象,就是情绪价值处于谷底的人,往往是你的金主。
如果毫无利益关系,还是情绪低谷的人我就建议完全不要来往了。
和这种人来往,就属于自找罪受了。
自带情绪价值
我觉得大多数人是自带正向情绪价值的。
就比如说,我们出去工作,社交,在社会上和其他人接触,所谓“正向情绪价值”简单来说,就是不给人添堵。
基本上,大部分人在社会上都有这个觉悟。
可不排除少数人非常善于做那个给人添堵的人。
或者,在当存在利益矛盾的时候,总有人率先为了维护利益,而破坏情绪。
为了维护利益的破坏情绪,不存在对错。只存在每个人的利益点不一样,大家要维护自己的利益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如果是常常无缘无故地给人添堵,这种人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情商”有问题的人。
所以,情商高的人,一般可以输出更高的情绪价值。
而情商低的人,不但自己很难消化负能量,也善于给别人输出负能量的情绪。
通常而言,社会上的情绪价值,基本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
我认为当一个人拥有以下四种能力时,才算有足够的情绪管理能力。
1.自觉力:随时随地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处于怎样的情绪状态,也就是总与自己的感觉在一起。
2.理解力:明白情绪的来源不是外界的人事物,而是自己内心的信念系统。也就是清楚了解自己的信念、价值观与规条里什么地方受到冒犯,因而产生情绪。这点也就决定了一个被环境所控制的人,如果产生了无力感,首先要做的是把自己的人生放在自己的手里。因为信念系统是自己可以改变的东西,而外面的人事物则是一个人无法控制的。
3.运用力:认识负面情绪的正面价值和意义,因而可以在三赢(我好、你好、世界好)的基础上运用它,去获得更多的成功快乐。这使负面情绪总具备正面情绪的性质和价值。
4.摆脱力:当某种负面情绪不能帮助自己获得更多的成功快乐时,能够使自己从这种情绪中摆脱出来,进入另外一种更有帮助的情绪状态中。
治标的技巧,可分为四类:
1.消除——把事情引起的情绪消除掉,再回忆那件事情,内心感到平静。这类技巧包括:快速眼球转动脱敏法、消除因亲人去世的悲伤法、改变经验元素法等。比较复杂的技巧有消除恐惧法、重塑印记法、化解情感痴缠法等。
2.淡化——把内心的大部分情绪感受化解,只剩余轻微的感觉。这类技巧包括现场抽离法、逐步抽离法、生理平衡法、混合法、海灵格法等。减压法能减轻因压力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如果情绪来自本人的能力欠缺,则可以运用可增添能力的各种技巧。
3.运用——几乎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有其正面的意义和价值,不是给我们力量便是指引我们行动方向。所以,凭着内心的情绪,我们可以做很多使自己提升、三赢的事。
4.配合——接受内心的情绪,做最能配合它的事。就如疲倦时不应开车,心情不好时避免做出重要的决定,愤怒和有压力时去运动而不要谈判,担忧和伤感时把需处理的事减到最少。
治本的技巧也可以分为三类:
1.改变本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因为情绪的真正来源是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当它们改变了,同样的事情出现时,这个人的情绪状态便有不同。这类技巧包括换框法、信念种入法、价值定位法等。如果所涉及的信念属于“身份”的层次,则自我整合法、接受自己法等会很有效。
2.处理涉及本人身份层次的问题——这可以是一些关于身份的局限性信念,或者与家族系统有关的身份问题。可以运用家庭系统排列方面的概念和技巧做出处理。
3.提升本人的思维处理能力——这类技巧,在于增加一个人的智慧,不能寄希望于学习一两个专题技巧便能达到完满的境界,而需要不断地修炼。NLP的十二条前提假设便是属于这个范畴,若能在每一件事中都充分地实现这些前提假设,人生里绝大部分的困扰都不会出现。
处理他人情绪的方式
处理他人情绪通常会有四种没有效果的类型:
1.交换型——给予一些对方在乎的价值去驱使对方的情绪暂时消失,例如给小孩子糖果要他停止哭泣,带对方去唱歌饮酒以驱走情绪。这些都是暂时性的,因为没有对引起情绪的事情做任何事,只要那些价值消失,同样的情绪会再次出现。
2.惩罚型——把情绪看作恶毒的东西,是不应该出现的,对方应因此而受罚,就像威吓孩子说再哭便会打他。若对方是成年人,惩罚包括拒绝沟通、不闻不问、冷言冷语、斥责等。这样孤立了对方,并不能舒缓他的情绪,而只会使他产生更多的情绪。
3.冷漠型——认为成年人应该有能力使自己不会产生这样的情绪,或者不应把情绪显露出来,同时又认为情绪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处理。所以,这种类型的行为模式是完全漠视对方的情绪,对对方的情绪视而不见,或者示意对方应自己处理好情绪。
4.说教型——顾名思义,这种类型是说大量的道理,而不顾对方的感受,这很容易使对方陷入更大的情绪困扰中。
有效的方式是EQ型的方式,让我们先来看看“EQ”(情绪智能)是什么。
“情绪智能”来自英文的Emotional Intelligence。这个名词是因1995年美国人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所写的书《Emotional Intelligence》而受人注意的。这本书主要的意思是指出一个人的成功,IQ(智力)只占小部分(20%),而EQ占80%。该书说EQ包含五个意思:
认识自己的情绪
管理自己的情绪
有效推动自己
认识别人的情绪
处理好人际关系
我认为只用两点便能充分解释EQ的意思:
清楚认识和正确运用情绪去帮助自己了解和分享别人的看法和感受
整个世界都忽略了一项对人类的成长及延续十分重要的工作:培养健康的心理。这需要在孩子的年龄还是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最好成年之前便充分完成。而教导孩子认识和正确地对待情绪是最基本的部分。这是说,当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应该开展情绪智能的教育工作了。
正确处理他人情绪的方法共有四个步骤:接受、分享、肯定和策划。
1.接受——接受是注意到受导者有情绪、接受有这份情绪的他并如实告诉他。例如:“你看来有点情绪,愿意与我谈谈吗?”或者:“我看到你有点怒气,什么事使你生气呀?”
接受绝对不是批判(“你怎么可以又发怒啊!”),不是否定(“你不应该在这里发怒的!”),不是表示不耐烦(“唉,你又发脾气啦!”),也不是忽视(好像完全没有事般平常闲谈)。接受就是“你这个样子我是接受的,我愿跟你沟通”的意思。
2.分享——永远先分享情绪感受,后分享事情的内容。就算受导者反复或坚持先说事情内容,你也需要巧妙地把话题先带到情绪感受的分享。情绪感受未曾处理,谈事情细节不会有效果,往往只会使对方的情绪更大。
先分享情绪,应该做的是帮助受导者去捕捉内心的情绪。一般人们对情绪认识不多,他们不懂得用足够和适当的文字描述情绪,因此正确表达内心的感受时会有困难。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词汇帮助受导者把内心的情绪感觉转换成一些可以被下定义、有界限的情绪类别。例如:“我敢说,那使你觉得尴尬,对吗?”或者:“你感到被人拖累了,是吗?”
如果受导者总是想说出事情的内容、始末、谁人对错等,可以用语言把他带回到正确的方向(即先处理情绪),例如:“原来是这些使你这样不开心。来,先告诉我你现在内心的感觉怎样。”或者:“哦,怪不得你这样反应啦!现在你心里觉得怎样?”
帮助受导者描述他的情绪,并不是告诉他那是应该有的感觉。而只是单纯地帮助他正确认识他当时的内心感受,并且帮助他找到或发展一些表达情绪的词汇。
一个人越能精确地以言辞表达他的感受,就越能掌握处理情绪的能力。例如,当孩子生气时,他可能同时感到失意、愤怒、混乱、被出卖、妒忌等。当一个女士感到难过,她可能同时感到受伤害、被排斥、空虚、沮丧等。认识到这些情绪的存在,他们便更容易了解和处理所面对的事情。
当他们充分表达完情绪后,你会发现他们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说话速度、音调、音量及语气等都已经有舒缓的迹象。
后分享事情,意味着如果上述情绪分享做得好,受导者会表现得平静了一些,这时才引导对方说出事情的细节,好让你知道该怎样进一步引导他们。
3.肯定——应该对不适当的行为设立规范,就是说,勾画出一个明确的框架,里面是可以理解或接受的部分,并就这些可以接受的部分给受导者以肯定。框架外面则是不能接受或者没有效果的东西,应当明确指出并质疑。给予肯定之后,会更容易引导受导者注意到和愿意针对不能接受或者没有效果的东西而有所改变。
心理学当中的一个实操性的情绪脱困方法,叫做“脱困四问”。
哪四问呢?
第一问情绪,第二问事件,第三问目标,第四问行动。
你可以试着回答下面的4个问题,理清自己的思路。
1.问情绪:我在什么情绪之中?
让自己看到情绪。当你面对和描述情绪时,情绪自己就消停了。
2.问事件:因为发生了什么事?
不带情绪化语言,客观真实地描述当时发生的事情。很多时候,当情绪撤去,真相就显露出来。
3.问目标:我的初心是什么?我原本想要什么?
找到期望与结果之间的差距。有时我们忙于看清细节,却忘记为何出发。
4.问行动:下一步,我准备怎么做?
我能为此做些什么?聚焦能做的事情,安排好对策,解决问题。
“脱困四问”,可以看清自己情绪和初心,然后设定下一步行动,让自己不再纠结情绪当中,不再迷茫。
我们心情的不同往往不是由事物本身引起的,而是取决于我们看待事物的不同方式。
水虽柔和,却能滴水穿石;人若平和,定能春风化雨,劈山凿河。
让我们给负面情绪加固上一道堤坝,让自己从情绪的奴隶升华为情绪的主人,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