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正确地工作”胜过“正确的工作”

“正确地工作”胜过“正确的工作”

作者: 拾得清浅 | 来源:发表于2021-01-20 13:22 被阅读0次

星辰大海——2021年第20天,新的开始,新的期待,新的坚持,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灿烂星辰,即便在大海中泯然众生,也会有自己的独特精彩,好好爱自己,开始欣赏自己,都一样的平凡人生,愿我的人生故事,带给更多人一点点人间温暖。喜欢请点击上方关注。未来余生,一起温暖。

今天是关于《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一书的最后一篇读书笔记,在读的过程中思考,在写的过程中咀嚼,用最笨的方式来领悟书中的道理,有些道理看似老套,但实则有用。

只要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人生就会呈现出更多可能性。

每一本书都有它的使命,每一个故事都有它的主题,能够打动谁,让谁收获到真正自己,也需要缘分。

这个使命和主题也像极了我们自己每个人的人生,很多时候,我们眼睛里能看到别人的优秀,会羡慕别人的拥有,却会忽视自我的修炼和成长,更会忘记自己其实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有着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优秀到不能被忽视》这本书让我领悟,职业选择和工作态度方面,只有踏实做职业资本积累,用正确的人生态度去规划自己人生,才能获得自己的幸福感,活出有使命感的人生。

聚美优品CEO陈欧说,不要甘于平庸,也别活在别人的成功模式下。创业路上,质疑、嘲笑以及周遭施加的压力会很大,但别担心,奋斗才刚刚开始。从这本书里,读者会找到活出自己色彩的方式。

天下酒仓公司董事长杜子建说:每一个百炼成钢的人都曾经千疮百孔,每一个百战百胜的人都曾经一败涂地!不要汲汲于成功,当“优秀到不能被忽视”时,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这本书里鲜活的案例就说明这一点,读完这本书,就能够找到让自己优秀到不能被忽视的方法。

托马斯是此书一个案例故事的主人公,他的人生经历,从坚定到迷茫,从迷茫到逃离,再到坚定,最终他认识到一份充实的职业生涯要远比他曾经的幻想更加美妙,我梳理出托马斯完整的蜕变过程,来对照自己的过往经历,坚定走好接下来自己的人生路。

“人生的意义何在?”,是托马斯很长一段时间思考的问题,他是哲学和神学双学士,还拿到了比较宗教学的硕士学位。在拿到这些证书之前,他认定禅修是获取人生意义的关键。哲学和佛学之间有着很多的交集,于是托马斯就干脆直接去做了修行。

毕业之后的托马经历丰富,在韩国教过英语,穿行过中国,还去了南非,最后在伦敦做了一份相当无聊的数据录入工作。在迫于生计从事这些工作期间,他一直有一个信念“佛学是自己获得幸福的关键。”这慢慢变成了他的一个梦想,他甚至对禅修和禅寺生活,产生了奇妙的幻想。甚至做到这些就代表着他的梦想成真,跟这个梦想相比,其它所有的工作都黯然失色,于是,托马斯决心追随自己的激情。

伦敦工作期间,托马斯第一次听说了禅山寺,被它的庄严肃穆所吸引,“这些人真正是在热忱而虔诚地修禅”,内心的激情让他坚信:禅山寺就是他的归宿。

9个月漫长申请时间后,托马斯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从大城市,来到郊野的修行圣地。

僧侣生活开始相当顺利,在禅山寺,每天的修行时间随四季变化而调整,从清晨4点半开始,在肃静中以40分钟~80分钟的冥想迎接早晨的到来。冥想之后吃早餐,早餐之后每个人会领到自己的任务。或是打扫房屋,包括打扫厕所和挖水沟等;或是被派去负责寺里印刷刊物的平面设计。除此之外,就是更多的冥想、与资深修行者晤谈,或者是冗长而玄虚的佛法讲座。晚饭前,僧人们才会有片刻的休息,这时候的托马斯会利用这段喘息时间,去把他屋里的柴炉点着,因为那里的夜晚是如此寒冷。

托马斯虔诚而认真的修行,他逐渐达到了激情的巅峰,成为名副其实的禅修者,然而,他并没有感受到幻想中的那种纯净的平和与幸福。在一个周日的下午,他突然想到自己,什么都没改变,还是跟以前完全没什么两样,在他修行的那个橡树林里,顿悟到自己幻想的破灭,伤心而流泪。

原来通往幸福的道路并不好走。

大约十年之后,作者跟托马斯坐在一起,了解后来的托马斯又经历了什么?是否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幸福。

托马斯离开了寺院,重新做起银行的无聊工作,但是这一次的托马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曾经对理想工作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寺院修行经历将他从这些幻想中解脱出来;现在的他能够专注于分配给他的工作以及如何顺利地完成这些工作。而不用像以前那样,不断的在幻想和现实之间徘徊纠结,会感到心力交瘁。

他的专注带给他更多的工作成果,工作成果随之得到了银行管理层认可。仅仅9个月之后,托马斯就升了职,之后就是提拔,再提拔,两年时间,他从低级别的数据录入人员,升职到计算机系统负责人职位。

托马斯的工作极其挑战性,他自己也享受这样的挑战,他的工作让他感受到尊重、影响力,以及自主。这时的托马斯已经有了明显的转变,他懂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正确地工作”胜过“找到正确的工作”。

要想在职业上找到自己的幸福感,我们需要的不是什么完美的工作,而是以一个更好的方式来对待现有的工作。

如作者在书的结尾所说的,很多的职业建议都是关注激情的神秘价值,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的确就是这么做的,我们前仆后继,我们勇往直前,我们追随自己心里的激情,我们为了这份激情付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巨大代价。

前几年工作期间曾认识一个男孩,男孩很内向,说话有点结巴,有稳定工作,收入虽然不高,但如果坚持做下去,也会有很大的升值空间。但是,后来男孩进入培训行业,梦想做一位演说家,并开始追随一位老师,不断锻炼自己。后来结果如何呢?最近的消息是已经负债累累,生活比最初的要困难百倍;当初的生活虽然平淡,也好过现在的生活每天噩梦。这样极端的例子,我相信每个人身边都会有。

我们每个人都想幸福,想要有一份好的工作,想要家庭和睦,想要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自由。

在努力的这个过程中,我们执迷于寻找自己真正的天职,而不是去掌握稀缺而宝贵的技能。

普通的一个猪肉生意,能做到什么境界呢?有人就可以做到北大水准。

1989年的陆步轩,北大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柴油机场工作。地方很小,人际关系却很复杂,事业发展极其不顺利。他开始尝试不同职业,开化工厂,做小生意。在这期间,他也迷茫、消沉但没有堕落。34岁的他为经济状况所迫,操起杀猪刀,开始杀猪剁肉的买卖,从一位地地道道的北大才子变成农贸市场的一个卖肉小贩。

2003年,他以“眼镜肉店”老板的身份卖猪肉,被媒体广泛关注,也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陆步轩坦言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会从事屠夫这个行业,他内心一直渴望的是从事学术类的工作。他认为当屠夫并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一个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样可以做,当一个人在年轻时代花了多年时间接受专业训练之后,再去杀猪卖肉,对知识和智力都是一种浪费。

他在书里写道,“如果认为北大学生卖肉完全正常的话,为什么不在北大开设屠夫系,内设屠宰专业、拔毛专业、剔皮剁骨专业,那样卖起肉来岂不更专业?”

这应该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时期,他却选择把卖猪肉这件事做到“北大水准”。从来不卖注水肉,一个档口他可以卖出十二头猪。

陆步轩会自卑,也感到绝望,但在这样的日子里,他依然认真对待他的生活,他的生意,在猪肉生意之外,他笔耕不辍,写了一本《屠夫看世界》。

跟陆步轩相同境遇的还有陈生,1984年从北京大学毕业,被分配至广州市委办公厅。不安现状的他后来在众人的反对声中辞职下海,摆地摊、种菜、做房地产、卖酒和饮料,成为了一名商人。媒体曝光陆步轩以后,陈生决定和陆步轩联手卖肉,做符合高端猪肉需求的品牌猪肉。

陈生和陆步轩自己养猪、自己卖猪。他们卖的猪,除了品种好,猪的饲养区别于传统养殖方式,不是现代常用的定位栏,而是半开放式的大空间,猪可以在这个大空间里自由活动,在这个空间里还有专门给猪听音乐的音响;他们说猪心情愉悦,才会长得又肥又壮。

这时的陆步轩已经有多年的屠夫经验,和陈生合伙开办起培训职业屠夫的屠夫学校,他自己编写讲义《猪肉营销学》,并亲自授课,这项创举填补了屠夫专业学校和专业教材的空白。

屠夫学校越做越大,每年“壹号土猪”都会招聘应届大学生,在“屠夫学校”要专业培训40天,学习完整的猪肉分割、销售技巧、服务礼仪、烹饪等知识后,再前往相应的档口工作。

2015年,两人联手打造的壹号土猪销量超过10亿,在国内成为响亮的土猪肉第一品牌。

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奋斗故事,命运给他的磨难非但没有压垮他,反而成了他人生的重要财富,成了他的立身之本。这时的陆步轩再也没有自卑感了,他说了:将卖猪肉做到极致,“应该也不算给母校丢人了”。

写到这,我想起家乡的一个大哥哥,他大学毕业的时候,我还是小孩子;他成为家乡人笑柄的时候,我开始上中学;我一直记得他被嘲笑的原因,优秀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一个学校教书,却不会教学,学校后来没有办法辞退了他,他就回了家,再也没有出去工作过。

人生苦短,幸福是我们每个人都想要的终点。

终其一生,该如何去做,绝对不是看一本书就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都是如此不同,如何活出自己的精彩,应该是我们大多数人学习,实践并且探寻的目标。

为这个目标,让我们一直坚持学习,持续实践。祝所有的有心人,都能活出自己的最好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确地工作”胜过“正确的工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gwh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