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中指出:大班幼儿需要掌握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我们班小朋友已经初步学习了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为了帮助小朋友掌握和巩固,我准备给小朋友组织一次复习活动。小朋友吃午点的时候,我把小白板抬来放在了活动室的前方,并准备一些活动时需要的其他材料。这时,吃完午点的小朋友陆陆续续地来到了他们平日集中教育活动的位置。我没有说一句指示的话语。
识别:
大班幼儿观察周围人物和事物的细致和精准能力越发突显。小朋友从老师抬来白板的动作细致地观察到周围事物的变化。从老师的行为预测到接下来的活动内容,说明小朋友通过观察发现能精准地预测到事情的走向,这不仅是观察能力的提升,也是思维能力的一大飞跃。小朋友自主自发地抬着椅子来到集中教育活动的座位,说明小朋友的独立性有所提高,不用再依赖老师的话语指导常规性的言行。但个别小朋友的视觉转动觉能力上稍有欠缺。
小朋友们都来到了座位,我也准备好了!我看了一下小朋友的状态,有些幼儿还在互相聊天,有的还在玩着游戏。过了一分钟,小朋友们差不多都完成了手头的“工作”,我拍起了手,小朋友听到后也加入到拍手的行列,眼睛看着我。
我说:“前两天我们学习了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小朋友思考1分钟,编加法应用题的3个要求是什么?”
识别:
1.小朋友从嘈杂、自由的状态过渡到安静、集中的状态需要一个过渡期,他们需要的时间可能就是一两分钟的事。教师的等待让幼儿能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这不仅是教师尊重孩子的体现,也是满足幼儿的生理和情感的需求。试想一下,如果你正在和好朋友聊开心的事,中途被打断并让你安静下来,你的心情和情感需要会是怎样的呢?
2.教师用拍手的动作成功地邀请了幼儿的参与,吸引了幼儿的注意,让幼儿的思绪专注到眼前(教师)。
3.教师单刀直入地说出了今天的活动内容,任务清晰、简洁明了。请幼儿思考一分钟,给与幼儿充分的思考时间,调动幼儿的回忆。
时间到,萱萱举手,说:“左边有1条鱼,右边有1条鱼,合起来一共有几条鱼?1+1=2,合起来一共有2条鱼。”“萱萱编了2的加法应用题非常棒!那编加法应用题的时候有哪3个要求呢?”小朋友不说话,有的低着头,有的看着我。我接着说:“那你们听听我编的应用题对不对?左边有1个苹果,右边有2苹果,合起来一共有3个苹果。1+2=3,合起来一共有3个苹果。”“不对不对!”好多小朋友大声地说。
识别:
小朋友会编具体的加法应用题,但用语言表述抽象的知识点(编加法应用题的要求)时有困难。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更换了提问方式,用具体的应用题提炼抽象的知识点,显示了教师的临机应变和教育机智。
“哪里不对?我请小丹告诉我!”“老师你最后说出了答案,要提问题。”“那请你帮我改正吧!”“左边有1个苹果,右边有2苹果,合起来一共有几个苹果?1+2=3,合起来一共有3个苹果。”“小朋友们,小丹说的对吗?”“对!”小朋友们大声地说道。“那我们夸一夸她吧!”“嘿嘿你真棒,嘿嘿你真棒,耶耶耶!”小朋友们大声地说着,咧嘴了花,有的跳起来,有的站起来,小朋友们非常开心!
我用同样的方法和小朋友一同梳理了编加法应用题的3个要求:1.要提问题,不能直接说答案。2.编加法应用题时说的事情要是同一件事。3.编加法应用题时要有2个数字。
识别:
大班幼儿似乎比以往更加团结。通常面临一个集体困难时,如果有人解决了问题他们都会非常开心,似乎是自己成功解决了问题一样。教师运用及时表扬强化了幼儿的自信心,调动了能力弱的幼儿向能力强的幼儿学习的愿望。
接下来,我请个别幼儿用图示的方法在白板上编加法应用题。秋秋写完算式后,我问小朋友们:“这道加法应用题用语言怎么描述?”“左边有1个圆球(1颗糖果),右边有3个圆球(3颗糖果),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圆球(几颗糖果)?1+3=4,合起来一共有4个圆球(4颗糖果)。”“现在请小朋友回到座位,用图示的方法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吧!”
识别:
教师运用个别幼儿示范的方式,给与了幼儿展示自己的机会,调动幼儿积极参与的同时发挥榜样带头的作用,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和要求。
小朋友们回到座位,开始思考、动笔。当我巡视到秋秋他们组时,我发现秋秋手杵着头,没动笔。我问她:“你怎么还没动笔?”秋秋说:“我在想他们没画过什么?我想画得和他们不一样。”“你的想法很好,那你快点动笔哦!”“好的,老师!”
识别:
小朋友做一件事情之前认真思考,想好再动笔。这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支持并鼓励会促发习惯的养成和保持。秋秋小朋友不单只是希望能够完成事情那么简单,而且希望能完美地完成任务。她对自己的要求更高,希望能创新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加法应用题。
小杜和我分享:“左边有4个三角形,右边有2个三角形,合起来一共有几个三角形?2+4=6,合起来一共有6个三角形。”“额?算式应该先写哪边的数字?”他看着自己的图示,没说话。“你看,左边有几个三角形?用数字几表述?”我指着左边的三角形说。“左边有4个三角形,用4来表示。”小杜回答我。“编应用题的算式先写第一个条件的数字,那应该先写数字几?”“4。”“那请你用其他颜色的笔在旁边改正过来。”
识别:
小朋友在完成用图示的方法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时,按图示写算式是比较困难的挑战。小杜是一个很有自己想法的宝贝,他完成的是6以内的加法应用题。可是在写算式的时候出现了问题。他看图的空间顺序可能更倾向于从右往左,于是他先写了数字2,才写数字4。教师及时的个别指导有利于幼儿加深对正确知识的印象,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及时地纠正错误,为下一次的学习做准备。
当小朋友都完成了,我邀请小朋友上来分享自己编的应用题,下面的小朋友回答算式和问题。大部分的小朋友们都举起了手,想要获得这次表现的机会。雯雯说:“左边有2朵花,右边有3朵花,合起来一共有几朵花?”小朋友们回答:“2+3=5,合起来一共有5朵花。”蔡蔡接着分享。
识别:
个别幼儿的分享和小朋友的互动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圈。小朋友在一问一答中完成了复习巩固的内容。在玩中学、学中玩。这一过程幼儿是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师是活动的辅助者与组织者。集体评价,教师小结再次强化幼儿了对5以内加法应用题的理解和运用。
最后,我请小朋友上来拿取自己编的应用题下去和小朋友分享,回家和爸爸妈妈分享。
识别:
评价的形式多种多样,同伴、亲子之间的评价幼儿更易于接受,发挥各种评价的优势有利于促进幼儿对5以内加法应用题的理解和运用。
(1)抓住幼儿的关键期,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智力活动的起点,是指通过眼晴看、耳朵听、鼻子闻等方式认识事物,是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比较持久的积极思维过程。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形式。5~6岁幼儿,也就是幼儿园大班的幼儿,大脑发育显著加速,自我抑制能力加强。同时,他们的好奇心已不再满足于了解事物表面大概的、粗略的现象,而是更喜欢追根问底,这一切说明大班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最佳阶段。教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玩数图形、智力拼图、找异同、走迷宫、看图摆图形的游戏来达到发展幼儿观察能力的目的。
(2)小朋友的状态转换需要时间,请教师和家长多一点耐心。
众所周知,我们每一个人从嘈杂、自由的状态过渡到安静、集中的状态需要一个过渡期,而小朋友的这个过渡期相对于成人来说时间要长一点。教师可以给幼儿两分钟的时间完成他们正在做的事情,让幼儿能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这不仅是教师尊重孩子的体现,也是满足幼儿的生理和情感的需求。试想一下,如果你正在和好朋友聊开心的事,中途被打断并让你安静下来,你的心情和情感需要会是怎样的呢?请教师和家长多一点耐心。
(3)教师与幼儿建立常规的互动模式吸引幼儿的注意。
教师通过长时间地与幼儿相处,对幼儿已有一定的了解。这时,教师可以与幼儿建立常规的互动模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有节奏地拍手、数数、手指游戏、琴声、歌曲等等。无论哪种形式,只要能成功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你或活动身上即可。
(4)简洁明了的导入可以让幼儿快速进入活动内容。
教师应根据活动的内容和幼儿的发展规律选择导入的方式。单刀直入地说出活动内容,任务清晰、简洁明了,便于幼儿快速进入活动。
(5)根据教育情境发生的问题调整教育机智。
虽然在计划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用了充足的时间准备活动、书写流程以及思考师幼的问答。但无可避免在组织活动中仍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发生。问题来了不要怕。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表现及对幼儿的了解更换提问方式,帮助幼儿解决问题。比如说:在以上的过程中,教师用具体的应用题帮助幼儿理解了抽象的知识点。
(6)班级向心力的形成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
现代社会个人和集体总是分不开的,一个人总是属于大大小小集体中的一份子,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具有集体观念的人更容易融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并与集体共荣辱,这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品质。在班级中也是这样的,大班的孩子在这一方面的意识更加有所提升。班级向心力的形成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会对小朋友们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和制约作用。
(7)教师善于利用各种形式分享和交流。
运用个别化分享与交流的方式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非常重要的环节。他不仅能帮助幼儿解决问题、梳理提升经验。分享成功的快乐,而且还能进一步诱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而全班性的集体讲评形式,人数众多,气氛热烈、信息量大。个别化与集体形式的有效结合,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学习圈,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推动教学目标有效完成。
(8)三思而后行。
古语有云:三思而后行。思考是思维的一种探索活动,思考力则是在思维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用力。提出一个问题,给与幼儿一定的时间思考,鼓励幼儿发散思路,这是培养幼儿思考力的常见方法。幼儿思考力的提升,能帮助幼儿创新、看事情看得更加全面和深入,少出错。
(9)数学活动注意关注个别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指导。
幼儿对新事物的认知是建立在已认知事物的基础上的,因此他们学习的思维是感性的,是具体形象的。在刚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时会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在一些动手操作的活动中,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操作,有很多时侯和正确的示范不一致,因此在学习中教师要多关注个别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引导和帮助幼儿解决困难,获得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