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绝对提问有感

读绝对提问有感

作者: 六月说事儿 | 来源:发表于2019-03-05 22:20 被阅读0次

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4岁左右的小孩可以一天问母亲390个问题。在孩童时期,提问就像呼吸。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再凭本能和想象来提问了。

我们知道提问可以让我们进行思考,探寻问题的本质,从而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但是,很少有学校或是企业鼓励人们提问探寻。为什么呢?因为鼓励或是允许探寻需要割让权利,所以探寻是不被鼓励的,尤其是在等级森严的企业或是政府部门。在学校,一般老师也不愿意放弃控制权。

对于创新有催化作用的探寻是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经常由退一步而以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事物作为开始,最终聚焦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探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改变。

本质上讲,探寻过程是无序的,但并不是完全无章可循的。“为什么-如果-怎样”的逻辑顺序可以使探寻的过程更简化,而且直指问题,让探寻更加有效。如果探寻的过程中,有门外汉的参与,常常会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灵感。因为行业内的专家对于自己所着手的事情会过于了解而停止思考,也就没有提问的理由。研究表明,能引发我们探寻的驱动力之一便是,我们意识到自己对某些事物一无所知。

对于成人而言常常会“只缘身在庐山”,缺乏提问的动力。而小孩子充满好奇心,对于未知很敏感,他们总是想探个究竟。在摄影室,一个叫珍妮的小孩拍了一张与众不同的照片,她想立马看到照片,可是被告知需要等很久才能看到。于是,她问他的父亲“为什么需要等很久”。在我们常人看来,照片拍完冲洗再正常不过了,那有什么为什么。小女孩的提问难倒了父亲。多年以后,度假休闲的时候,这位父亲突然又开始思考“为什么不能立刻看到拍到的照片呢”、“如果通过某种方式将暗室放进相机里,那会怎样”、“怎样才能让照片即时成像”。于是,后来就有了我们如今可以在市场上买得到的宝丽来拍立得照相机。

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同时观察失败和成功。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成功的地方,虽然不会一蹴而就,但至少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在前进。

企业,如果想创建探寻文化,最好的方式之一是不断增加新人,因为他们是对企业最好奇的一群人。

个人,把所面临的挑战以问题的形式表达出来,会让我们进行深度思考,在挑战面前,更加勇敢。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跟登山的过程很像。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对自己的职业不满意。如果你也如此,可以尝试问自己一些问题:①山顶上有什么在等着我?②当我到达那里时,我打算做什么?③我享受登山的过程吗?我应该加速还是减速?

相关文章

  • 读绝对提问有感

    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4岁左右的小孩可以一天问母亲390个问题。在孩童时期,提问就像呼吸。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

  • 学会提问——读《学会提问》有感

    也许,你看到这个标题会哈哈一笑:太小儿科了,谁不会提问?是的。像孩子一样的提问,几乎人人都会。但你会批判性...

  • 读《学会提问》有感

    现在的我们身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偌大的地球被形象的比喻成地球村。世界上各个地方发生的大小事通过互联网的脉络瞬间...

  • 读《学会提问》有感

    如果在你的家乡投资建一座核电厂,你会支持还是反对? 如果学校出于安全考虑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安全检...

  • 读《学会提问》有感

    其实,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深知自己对书上很多处的理论和见解都还感到疑惑和混乱。但即便如此,我相信这本“批...

  • 读《学会提问》有感

    优质提问可以改变人的一生 未完待续,明天复述

  • 读《学会提问》有感

    在我的潜意识里,像《如何阅读一本书》以及这本《学会提问》,这种阐述人人都可以发表自己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的...

  • 读《学会提问》有感

    在该书中,提到批判性阅读和聆听的主要目标在于:判定结论的可接受程度或者价值大小。 那么在我们执行将“售卖者”销售的...

  • 读《关键提问》有感

    这两天看完这本书,总想写点读后感。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这本书是我目前看过的这么多本书中,唯一一本无数次看不...

  • 读《学会提问》有感

    最近正在读的一本书《学会提问》,是批判性思维的经典著作,让我大开眼界。 作者首先阐述了两种思维——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绝对提问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ba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