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的朋友圈沦陷了,原因是两篇公众号走心文。一篇说的是为国效力四十年比不上某明星一天。一篇说的是谈钱才是对员工的尊重。
文章写得都不错,但是仔细想一想,就会觉得不是那么回事。 先聊一聊企业,首先声明立场,我代表个人不代表企业。《未来简史》有一个观点很有意思,你们觉得一个企业的价值体现在那里?是市值,是竞争力,而不是员工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好的企业确实会给员工这两条,但是这两条并不能决定一个企业的强大或者寿命。可能是长时间缺失,所以大家对这两条有很高的饥渴度。但是,这是个谬论。如果你身边有朋友在马爸爸们的企业上班,或者华为,或者中兴,你们大可以去问一问,他们的归属感和满意度是多少,或者直白点问,是不是经常被洗脑。
古代强大的国家我们看的是综合国力,好的学校我们看的是升学率,好的球队我们看的是战绩,我们谈论这些事物的时候就没有想过唐宋的农民是否辛苦?名校的学生是否有归属感?国足的球员对薪酬是否有满意度?但是考虑到自身的时候,怎么就把归属感满意度放的这么高呢?
当然作为打工者,我希望我的工资原来越高。但是我不希望我身边的人陷入抱怨和哀鸿片野的怪圈。因为这毫无价值,因为你没有决定权,决定你收入的人,不会因为你的抱怨去改变分配方式。因为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是我们。举个例子,你会因为自己的待遇去游行,去示威,去罢工么?如果你不会,那你凭什么羡慕外国友人同工不同酬呢?中国国情就是钱难挣,屎难吃,你不干有的是人抢着干。(下次有空聊聊二胎)。
我们知道,价格取决于供求关系,那么你的工作岗位是否是供大于求呢? 作为体制内的打工者,很多人的薪水甚至不由企业决定,薪水的多少居然需要上头审批。这个就不得不说,我们薪资的决定方式是由盈利,人数,企业规模等种种因素套用公式决定的。这个公式多有意思呢,人越多,你拿的越少。套用一句老话,饼就那么大,人多了而已。
那么有多少人想进体制内呢?用某企业好朋友的一句话,正式工2800一个月,不包吃住,还要开三轮面试淘汰应聘者。 作为民航人,我想说一句,这个行业额薪水确实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了,我们自己的公司确实很久没有涨钱了。我特别想涨三倍小时费,但是看看我上面三段文字,现实么?
聊到体制内,就说说之前那篇四十年抵不过一天的文章。文章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分配方式不均,严重不均。这个现象是描述的没错,是不应该带风向让读者跑偏。
我不是杨某的粉丝,但是我知道一点,张小平的工资绝不是付给了她当出场费了。杨某少拿一个亿,张小平先生也不会多拿一分钱。
那我们来想一想,造成这个现象的是谁呢?用我一个科学出版社编辑朋友的话,公众号作者百度几个科学家的事迹而已,作者本身真的了解科学工作者么?
这样说有点攻击别人,那我们来问问自己,我们了解科学工作者么?我们多久没有看过科学读物,你知道最近一次登月计划是哪个国家么?你知道火箭发动机用的燃料是什么么?你知道张小平么?最后,你看过跑男么?你听过大渣牛和金锁的故事么?
原来造成这个畸形分配方式不是国家,不是社会,是千千万万的我们自己。那我们凭什么一边开心的看综艺,一边痛骂不良媒体不良经纪公司给流量明星天价合同呢?这个合同又是谁在买单呢?
别说跨职业,就算是演员内部也分为艺术家和流量明星。不说麦克多蒙德,不说凯特温斯莱特,不说李雪健,83西游记你看过吧,你知道他们当时的收入么?大家都知道很低,那么现在我们集资给还在世的83西游记工作者募集一份基金感谢他们多年前的付出,能募集到多少呢?绝对没有为一部清宫戏充会员的钱多。 那么你是投资者,你会投给谁?
我们在传播四十年抵不上一天的时候,真正感到羞愧的难道不是自己么? 退一万步,重视娱乐发展超过科学,并不是我们国家专有的,哪个国家都是如此,你不信去ins看看,不到居里夫人诞辰不会有人纪念,但是没有都有人聊到霉霉。
社会的发展,太平盛世,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创造的今天,就是一个我想看什么就为什么买单的世界。请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去霍霍芸芸众生。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单纯是因为朋友圈发不下,也不想打扰不想看我朋友圈的人,所以发在公众号。 开民智,善思考,不跑偏,不被带跑偏。我的观点未必对,但是如果你为我思考了,那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75146/7b9bf189abd0ecc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