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如期而至。
去年高考时,想到了78年我自己的高考。今年高考前夕,网络上最热的关键词是崔永元,范冰冰和偷漏税。
四十年前的考生,自己的孩子都过了高考的年龄。我们可以很超然地“祝福”考生,“考的都会,做的都对”!可以解压式的告诉考生,“考好考坏,回家吃饭!”俨然成为“局外人”。
四十年前,高考制度的恢复,在重燃千百万青年人投身报国理想的同时,毫无疑问地“动了少数特权阶层的蛋糕”,高考制度作为一个“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受到人们的欢迎和支持。及时恢复的这项制度,对于后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有专家们去研究,去评论。我所关心的是,四十年过去了,“相对公平”的高考制度是更加趋于公平,还是相反?
河南的考生天生只能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环境中勤奋苦读,参加高考,又只能在“不均衡”的高校资源条件下进行录取!考同样的成绩,河南的孩子,尤其是河南农村的孩子,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考同样的学校,河南的考生要取得更高的分数!这种绝对的不公平,说了多少年,有改观吗?
四十年前,在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同学中,农村的孩子,平民的孩子占了多少比例?四十年后,这个比例的直线持续下降意味着什么?
家里房子装修,几个装修工人的孩子有的要中考,有的要高考。在孩子应考的“关键时刻”,他们背井离乡,努力工作。他们关注着,惦念着孩子的考试——如果考得好,就可以少花几万块钱,如果考的不好,就要多花几万块钱,目标只有一个,把中考的孩子,送进城市,送到一个“好学校”!而考好考坏,作为父亲,拼命挣钱,别无选择!
当贪官污吏查没的现金数额一次次刷新记录,当偷漏税费的手法一次次刺激我们的想象力,对于公平,我们还有没有四十年前的渴求?
当老百姓完全释然地告诉自己的孩子,“考好考坏,回家吃饭!”他们是用心给孩子减压,还是不再希冀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