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十七道品第二课心得20230723

三十七道品第二课心得20230723

作者: 慈心相向 | 来源:发表于2023-07-20 16:23 被阅读0次

我们的这个身体即是承载、感受着各种苦的主角,但也是能够帮我们解除痛苦的工具。首先,我的身体承载着各种各样的苦,是因为我们这个身体是“不净”的,佛经中说,人体是大虫聚,里外都是虫,虫有八万四千户,应做不净观。现在的科学技术也证明了,从组成我们这具身体的细胞,再到潜伏在我们的身体上的,也包括在我们所生活的空间里,到处都是细胞、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再这样的生命状态里,我们躲无可躲、避无可避,我们的身体也正是因为受到这么多的虫的影响,而出现老、病、死的痛苦。而又正是因为这个身体存在着老病死情况的出现,自我们出生那一刻起,它所给我们带来的只有源源不断的痛苦,而我们每天面对着这样的一副由各色虫所组成的皮囊,我们却依然执着它、贪恋着它,所以,苦才会不断地存在着、轮回着。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幅暇满的身体也带给了我们带来了解脱的可能,正式因为这具身体具有具有能够接收信息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六大渠道,于是就可以带给我们能够看、听、嗅、尝、受、思的功用,如果我们能好好地利用这些功用,那么我们也就能够借助这具身体的作用实现解脱。

而给我们这个身体制造这种种苦的,是我们的感受,当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与这个世界上的万法相接触时,因为凡夫心的作用,就给我们制造了丰富的感受,对于喜爱的感受,我们很容易地就会贪着沦陷进去,对于不喜欢的感受,就会让我们升起嗔恨与厌离。不论是贪着沦陷,还是嗔恨厌离,这些都是让我们造作更多的恶业的原因,也都是进而会让我们一生又一生地沉沦在痛苦中不断轮回的原因。

佛陀和历代祖师大德通过修行所证悟的结果告诉我们,任何人都拥有与如来同样的智慧德相,所以,每个人也都能通过修行最终证得圆满的解脱。而解脱的一个条件就是,我们要真正地认识到我们自己的心究竟为何物,认识到自己的心念具有无常的特点,我们的心太容易被外部世界的事物、被内在的感受所影响,而随意放逸、攀援、昏沉、吊举。当我们能够真确地认识到心的这种特性,我们就能更好地去觉察它,成为它的观察者、观照者,当我们不再被心牵引着,我们就能够感到解脱、感到真正的圆满和自在了。

要想修得真正圆满的解脱与自在,我们就要通过对智慧之法进行修行、通过对世间万法建立正确的知见来实现。对法的正确认识,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的身体的真相,看到自己的感受的真相,看到自己的心的真相,看到这个世界的真相,进而,我们就不会再产生贪着沦陷,不会再有嗔恨厌离,我们也就能让自己的状态安住在正念之中,得到解脱。

相关文章

  • 🌈听南师讲如何修行证悟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三十七菩提道品。三十七菩提道品第一步是四念处四个法门,念身、念受、念心、念法。其实四念处...

  • 三十七道品析分

    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有: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共三十七种。把这三十七道品稍微解释...

  • 解脱道总结

    37菩提道品 在佛教典藉中,三十七道品又被称为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或三十七助道法等,其意思都是一样的。佛教认...

  • 《阿拉汉的足迹》第一章 三十七道品

    第一章 三十七道品 雷迪西亚多 现在我应该精简地陈述「三十七道品」,而这“三十七道品」应该由想要实修禅定与直观的修...

  • 郁金香学校分享1

    1、第二课201919 a组03 妈妈第二课心得 Teana老师很早就提示大家写写学习心得。从10月30日周...

  • 37

    三十七道品有: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共三十七种。下面把这三十七道品稍微解释一下,先...

  • 【缘悟】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 为梵语的意译,又作菩提分、觉支,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 又称三十七觉支、...

  • 【缘悟】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 为梵语的意译,又作菩提分、觉支,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 又称三十七觉支、...

  • 【缘悟】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 为梵语的意译,又作菩提分、觉支,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 又称三十七觉支、...

  • 62课心得 自他相换 换位思考

    修学课62-63【自他相换】心得分享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六十二课 自他相换修法(之一 、自他相换的意义;之二、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十七道品第二课心得2023072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dz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