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继续阅读《草木有趣:跟着二十四节气过日子》(作者:殷若衿)。
袁枚在《随园食单》里描述青团时称:“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这里的“青草”,各地有差异,因为这种差异,青团也在不同地方形成了不同的口味与口感。
——殷若衿《草木有趣:跟着二十四节气过日子》
青团在江南被称为“清明果”,最早时多被用来做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供品。
如今的青团除了做清明节的专用供品,也被一些人当作日常小吃,不用自己动手做,随时随地可以买到。不过流水线做出来的青团,其味道和口感,当然不如自己亲手采摘野草,经过打浆取汁和面包馅等一系列工序纯手工做出来的青团来得新鲜香糯和有韧劲。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各地做青团都是就地取材,在浙江南部的青田和温州,用的是鼠曲草;在上海、黄山、浙江的宁波等地,用的是艾草;苏州人多用的是浆麦草。
鼠曲草又叫清明草、秋菊草,也写作鼠麴草,为菊科草本植物。艾草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浆麦草是一种禾本植物,生长在田野、河畔。
草木有趣,看似不起眼的青草,也能做出带着满满的春天味道的青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