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陈琴《“素读”是怎样的一种方法》(1)

读陈琴《“素读”是怎样的一种方法》(1)

作者: 淡蓝色的思考者 | 来源:发表于2019-03-12 20:01 被阅读0次

      素读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方法。就是不追求理解的深刻,只是反复诵读,直至将所读内容烂熟于心,脱口而出。以达到“读书破万卷”的功效。

      陈琴老师巧妙运用了多媒体和现代记忆方法,对“素读”进行改良,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素读要精选文本,经典之中挑经典。就启蒙教育的读本而言,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比如,明清时期通用的蒙学读本,尤其是诗词,不仅是儿童识字的好教材,也是促进童蒙养成教育、培养语文兴趣的趣味读本,在低年段可大量背诵。“三百千”和《声律启蒙》这样的教科书文字非常美,内容也基本健康。

    其次,利用班级授课特点,开展形式活泼的“素读”。

1.诗词或以韵文为主的诵读内容,可采用集体分组巡回接力的形式。因为集体接力的多种变换形式,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斗智”的兴奋状态,比单独的诵读效果更佳。先给学生分组,给诵读的内容也分好组,学生的组序可以不断变换,不断循环。也可以采用递进式的推进法,称为顶针式,学生也很喜欢。

2.短语式的三字或四字甚至五言诗还可以借助“节奏” 或“和声”来增添吟诵的乐趣,学生会觉得很好玩。这种方式可以消除学生的疲惫感和倦怠心。有些诗不需要讲解,直接设计以诗对诗或以诗解诗的方式,学生一读就懂了,以话剧的对白来读,就更有趣了。

3. 根据诗的内容,吟诵中增加几句唱曲,以助吟诵兴致。尤其是给一首诗的个别难以一言尽释的句子增加一两句唱曲,学生更欢迎。

      总之,我感觉素读的课堂就是教师智慧创造的课堂,要让学生动起来,不要傻呆呆地坐着有口无心地读啊背啊。只要不断创新,“素读”其实完全可以做到不俗不闷不乏味。

相关文章

  • 读陈琴《“素读”是怎样的一种方法》(1)

    素读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方法。就是不追求理解的深刻,只是反复诵读,直至将所读内容烂熟于心,脱口而出。以达到...

  • 读陈琴《“素读”是怎样的一种方法》(2)

    陈琴老师为学生六年的语文学习订了一个整体的目标:背诵10万字,读破百部书,手写千万言。在实践中,她总结的经...

  • 话说“素读”

    话说“素读” 今天在《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这本书中,看到了这篇文章《“素读”是一种怎样的方法?》,他是全国著名语文...

  • 逻辑重音(陈琴素读)

    逻辑重音陈师弟子于琮(从) 歌诀乐读对文意的强调多通过一字一拍的形式强调,亦可以通过重读、单位时间内快读的形式起强...

  • 48《要思考,不要死记》

    这篇文章与现在的陈琴主张的素读有一定的冲突。素读讲的是不求理解的记忆。从量上积累,长大后,孩子一定会对所积累的量进...

  • “素读”浅忆 陈琴老师

    “素读”:是日本人(加藤容一、七田真等学者)对中国两千多年的私塾教学法的定义。 不追求所读内容的深刻含义,只是纯粹...

  • “素读”的优良传统可曾还记得?

    大师阿城先生曾提到,中国古代有一种读书法“素读”。 是素读,不是速读。素读不求快而在于用心。 “素读”,就是看书的...

  • 听语文素读课程推介有感

    白天听了陈琴老师的当代素读经典课程培训讲座,初次接触“素读”这一概念,虽然之前听过叶嘉莹先生的古音吟诵的录...

  • 『读记』逍遥游/物无辨,而心自别

    经典素读训练营是高强度的课程,从零开始学《逍遥游》,听陈琴老师讲意思和典故,甚是有趣,一口气连续几遍歌诀乐读式的《...

  • 从海读走向素读——陈琴经典素读训练营分享

    在素读前,我想说说海读。 海读 近三四年,是我推动班级以及自己个人海量阅读获得爆发性成长的三四年。 1 班级海量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陈琴《“素读”是怎样的一种方法》(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ho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