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认识的那些老师, 真的快乐吗?

你认识的那些老师, 真的快乐吗?

作者: 一时Oneday | 来源:发表于2017-09-10 16:50 被阅读13次

记得2011年有部电影叫《超脱》,也译作《人间师格》。电影主要讲述老师为学生殚精竭虑同时备受煎熬的故事,内容很不愉快,里面有这样一幕让我印象深刻:

学校里,一位冷汗涔涔的老师抓着铁丝网

看到这幕,我想起我的学生年代。那时候都是封闭式的寄宿学校,学生们感慨自己被束缚在高墙铁网之内,其实在学校里任职多年的老师,何尝不是一样呢?

从1985年到今年,已经是第33个教师节了。看着身边的老师们每日为学生操劳,为各种指标奔波的时候,我们不禁在想:他们真的快乐吗?他们对待自己和学生究竟是怎样的心情呢?这是一个太大的话题,我们整理了一些身边不限于教书的老师的故事,看看他们是怎样的感受吧。


1

红原支教的年轻老师们


如画一般的红原

第一位联系到的老师,是在阿坝红原支教的年轻姑娘。上午刚从高原下来,下午就要离开成都。我们约在了IFS见面——连续七年的支教生涯,她们这些年轻老师每次都是匆忙离开,从没有时间逛一逛成都。我问她们:“那你们有没有去看过红原的风景呢?”

“没有。一点时间都没有,支教很辛苦,课程也是很多的。”她们这样说,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失落。很多对支教不了解的人,大概就会偏颇地以为,可以教课间隙顺便看风景吧?

除了教课,老师每次都会给孩子们留下他们的照片。虽然没有看到风景,但是看到了许多美好纯真的面庞,有这些珍贵的时刻,我想都足够了。

我听有的老师说:在中国,那些条件艰苦的地方,即使是数一数二的学校,也没有一名专职的音乐、美术老师,这是非常悲哀的——这意味着,有些孩子,可能一辈子感受不到世界上另外的一些艺术之美。

“作为老师,我们非常渴望能把这些美好的感受能传达给他们。但条件艰苦,并不是说地方穷,”她们和我解释:“在红原,教课的黑板甚至都是触屏的。孩子们都有电视看。但他们接触的,更多的都是一些包装的娱乐产物。有一次我问孩子们,他们的明星和偶像是谁?关于艺术和文学的一个也没有,全是电视上露面频繁的歌手演员。”

“每一年,校方都会极力挽留我们,希望我们能陪孩子们走下去——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批远自浙大而来的年轻学生,身上还有和孩子一样的天真純挚,和孩子们非常亲近。但事实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绝无可能留下来。和这些不曾见过广阔世界的孩子一样,他们的面前,也有着同样一片世界等着他们去闯荡和见识。

“和孩子们在一起时,快乐吗?”我问她们。她们给我的答案则令人感伤:“过程中很好,只是每次要分别的时候,孩子们都会哭得很伤心。”

“这些孩子,好不容易让我们走进了内心,却每年都会哭着离别一次。”这也许是支教老师们心底最不舍的地方吧。


2

已经离开了讲台的女孩

这个女孩,是我在一次读书会上认识的。听说我想了解老师的故事,就问我,她可以吗?

“我的教学生涯不长,并且已经离职了。”她说。我猜想她和许多从师范毕业就开始任教的年轻老师一样,只是这些人中间,有些人坚持下来了,有些人放弃了。不管怎样,他们都值得被记念。

“一日为师,终生为师。”她和我说。

“有时候那些已经毕业离校的学生回过头来与我联系,询问关于成长或者升学的问题时,我便有种感慨,所谓的“一日为师,终生为师”并不仅仅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而言,对于教师来说,这也是某种终身契约。曾经在教师职业之中奉献过自己,也许即便离开了岗位,往后也会带着这样的感情去对待从前接触过的学生,甚至是此外的每一个孩子。”

她发来曾经讲台上的照片

事实上,我特别能理解她。

知乎上有个问题:“怎么看待教师倦怠现象?”有个老师提出了一些常见的原因,不知道其他老师是不是也这样想,但我想,她或多或少感受到了一些。

1.高精神强度的工作

2.低成就感

3.收入达不到预期

4.上升通道单一,狭窄

5.工作环境单调

6.无关于本职的工作过多

7.突发事件过多

8.无力感,无奈感

9.人际关系称不上负担,但是累人

10.缺少新鲜感

明天教师节,我们说着教师节快乐的时候,我忍不住想问。正在经历着这些的老师们,他们真的快乐吗?


3

她在家,手把手教民乐

如果说今年有哪些电影值得记住,《闪光少女》绝对算是一部。也许在大众眼里它并不优秀,但是对于那些年轻人来说,意义非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民乐之美,并投入到其中的学习。

曲艺研究院民乐队

而现实中,已经比电影里更令人动容。这些天在成都上演的《蜀风雅韵》,把民乐和现代审美结合得天衣无缝,带给听众们的震撼已不是言语能形容。

不仅仅是传承了千年的乐器,更是千年的师承。何其动人!

就拿二胡来说,远在唐朝就已出现,那时候称作奚琴。欧阳修在他的《试院闻奚琴作》一诗中写道:“奚琴本出胡人乐,奚奴弹之双泪落”。在另一首诗中更有详尽的记载:“奚人作琴便马上,弦以双茧绝清壮。高堂一听风雪寒,坐客低回为凄怆。深入洞箫抗如歌,众音疑是此最多,可怜繁手无断续,谁道丝声不如竹。”

孩子在老师家里认真学琴

我一直觉得,二胡是最中国的乐器。然而我并没有和这位教二胡的老师说。因为我知道,这门乐器,真的学的人太少了。

它太悲了。一想到瞎子阿炳,那个年代,没有人不落泪的。

“每次有新的学生要拜师,不管多大,我都会问一句:你喜欢二胡吗?为什么学二胡?”这位二胡老师也是个女生,学了二十多年,教孩子就好比教当初的自己一样,“二胡不是一个出成果很快的乐器,很有可能一年两年都做不到完全的音准、节奏稳。刚开始先教学生运弓,可能到了第十节课,第二年,第五年,都会反复强调右手的运弓。”

四川曲艺研究院陶培力老师的二胡 出神入化之极。

也许多年后

坐在这儿的将是现在正苦苦练习运弓的孩子

“入门时最简单的事,也是需要坚持一辈子、最难最好的事。”她和我说的这段话,我觉得已不只是单纯地教一门乐器的道理了。

对于一个真心热爱教育本身,关切孩子的老师而言,我想他们都是快乐的吧?


4

希望孩子们能了解中国文化

本来和王老师约好了他上课的时候去看他,因为有时耽搁了。我问他,今天教什么?

“文言文,古诗。”他回答,并拍了一张照片给我。

今天的我们

还能读懂几千年的诗歌是何其幸运啊

应当感谢千百年来,每一位老师

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文化传承最好的国家。

在我们的国度,哪怕再普通不过的人,也能读懂三千年前的诗歌,看懂两千年前的书法。这在其他国家,是难以想象的——如四大文明古国,已陨落其三,唯有中华文明仍在薪火相传——每每想到这儿,都会为之感动,自豪。

高三了,一生中知识的巅峰

不知道他们毕业后,还记得这些诗词歌赋吗?

而这一些,和几千年来,每一位教导传习的老师密不可分。他也许是千古圣人孔子,也许是自己的父母家人,又也许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夫。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光是文化上面,中国人在其他许多方面都能乐于如此。

一直以来,我们都渴望学习,并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业。

这难道不是最好的事情吗?

只要还有人愿意学习,只要还有人愿意教,中国的文化就不会断绝。这样想,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吧!

篇幅所限,还有许多和我们聊过的老师没写

最后,不管现状如何

衷心祝愿每一位老师,明天节日快乐

你们永远是人类中,最伟大的一群人

(感谢浙江大学红原支教提供照片)

相关文章

  • 招聘丨我们已经盯上你了,请你优雅地转身并加入吧!

    你认识的那些老师, 真的快乐吗? ...

  • 你认识的那些老师, 真的快乐吗?

    记得2011年有部电影叫《超脱》,也译作《人间师格》。电影主要讲述老师为学生殚精竭虑同时备受煎熬的故事,内容很不愉...

  • 2018-04-17

    只有不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好多的老师都曾经问我们,你是否认识你自己?真的吗?你真的认识你自...

  • 快乐吗

    你,快乐吗? 快乐真的好难

  • 句子

    你很快乐是吗 我听着你哭着说你很快乐 你很快乐?真的吗真的吗 其实是你很痛苦 快乐的反义词是痛苦 只是现在的我们都...

  • 快乐在哪里

    图文/郑建国 你真的不快乐吗? 晨曦告诉你, 黎明最为黑暗, 快乐已经来临。 你真的不快乐吗? 小雨告诉你, 闷热...

  • 关注

    你关注的是高兴、快乐、喜悦、匮乏、价值、还是什么?你所关注的那些真的是重要的吗? 有人可能认为会快乐很重要,随心而...

  • 浮躁的心 失眠的夜

    你快乐吗?不快乐 你真的不快乐吗?真的不快乐。 总是觉得最近的自己郁郁寡欢,做事提不起精神来,没有什么事情能真的开...

  • 人生之问·你说

    你说,那些戴着面具生活的人是真的快乐吗? 你说,没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遗憾吗? 你说,灵魂重要还是真实最重要? ...

  • 你累了吗

    你累了吗? 折腾了快一年了,你累了吗?你认识了自己吗?你还有什么想法吗?你还会快乐吗?你还有追求吗?你还认识自己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认识的那些老师, 真的快乐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ht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