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挑战,终于30天啦!一个月啦!十二分之一年啦!开心!!!!!
2016年因为老师说了一句,你的朋友圈是偏向转载还是复制粘贴别人的东西,我醍醐灌顶,好好反思了自己,并尝试发自己原创的朋友圈,以叙事小诗为主。
那时候还是学生,圈子比较单纯,朋友们有时候也会说,你很有才气。也许是类似这样的话,鼓励着我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尝试之后渐渐爱上了写点自己思考或有感觉的东西。
学生时代,总是喜欢伤春悲秋,所以作品的风格偏向悲观。
2017年我找到工作了,在别人看来是很高兴的事,但看我的朋友圈,感觉我过的不开心,所以渐渐有了一些其他的声音,比如她好装啊,明明过的还好,朋友圈却那么悲观等这样的言论。
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毕竟,嘴巴在别人身上,我管不着也管不住,所以2017—2018一整年,我还是坚持常更新的状态,底下的评论一片叫好,背后的言论却让我有些受不了。
我承认我是个玻璃心的人,别人的一言一行会让我多想,会成为我的精神负担,日积月累,我也就不怎么发朋友圈了,甚至把微信头像改成了空白,微信朋友圈设置为仅可浏览三天前的状态。
和我熟识的朋友问我,这个微信号不用了吗,我说一直还在用,他们又问,那怎么微信头像是空白,朋友圈不见你更新小诗了。
我恍然大悟,原来,发朋友圈是给亲朋好友的一种信号,告诉他们,我还活着,过的还行,至于其他言论,那就算了吧,左耳进右耳出就行了。
于是,2019年我又断断续续更新了我的朋友圈,不再在乎别人怎么评论。
这样的思想变化让我更加自由。
这种自由除了体现在写小诗时,发朋友圈时,还有就是在饭桌上。
以前在饭桌上,我总是拘谨,怕自己吃相不好,怕自己吃的太多,怕这怕那。现在就不一样了,爱吃多少吃多少,爱怎么吃怎么吃,酒想喝就喝,不想喝就拒绝,有时候不吃不喝,抬着一杯白开水和朋友们纯聊天,朋友们似乎也不排斥这样的自己。
原来,做自己,最轻松。
无意间知道简书这个平台,我尝试情绪转移,随心写点自己爱写的,读者随机随意。
我慢慢摸索简书,发现里面的内容良莠不齐,但可以给我的,也是最珍贵的——自由。
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了日更挑战。好胜心的我就这样开始了挑战。
期间失败了好几回,总是在第8天、第10天或第13天就间断了,原因很多,比如没灵感、太累、忘记了……
但这不妨碍我一次又一次重新开始!
终于,完成一个月的日更挑战了。尽管每天都是最低字数,内容也日常化,但坚持使我快乐,使我觉得自己不是个废物。
继续坚持吧,等待质变那天的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