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列表

作者: 花椒人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6-14 23:18 被阅读0次

一、散列表的由来?

1.散列表来源于数组,它借助散列函数对数组这种数据结构进行扩展,利用的是数组支持按照下标随机访问元素的特性。
2.需要存储在散列表中的数据我们称为键,将键转化为数组下标的方法称为散列函数,散列函数的计算结果称为散列值。
3.将数据存储在散列值对应的数组下标位置。

二、如何设计散列函数?

总结3点设计散列函数的基本要求
1.散列函数计算得到的散列值是一个非负整数。
2.若key1=key2,则hash(key1)=hash(key2)
3.若key≠key2,则hash(key1)≠hash(key2)
正是由于第3点要求,所以产生了几乎无法避免的散列冲突问题。

三、散列冲突的解放方法?

1.常用的散列冲突解决方法有2类:开放寻址法(open addressing)和链表法(chaining)
2.开放寻址法
①核心思想:如果出现散列冲突,就重新探测一个空闲位置,将其插入。
②线性探测法(Linear Probing):
插入数据:当我们往散列表中插入数据时,如果某个数据经过散列函数之后,存储的位置已经被占用了,我们就从当前位置开始,依次往后查找,看是否有空闲位置,直到找到为止。
查找数据:我们通过散列函数求出要查找元素的键值对应的散列值,然后比较数组中下标为散列值的元素和要查找的元素是否相等,若相等,则说明就是我们要查找的元素;否则,就顺序往后依次查找。如果遍历到数组的空闲位置还未找到,就说明要查找的元素并没有在散列表中。
删除数据:为了不让查找算法失效,可以将删除的元素特殊标记为deleted,当线性探测查找的时候,遇到标记为deleted的空间,并不是停下来,而是继续往下探测。
结论:最坏时间复杂度为O(n)
③二次探测(Quadratic probing):线性探测每次探测的步长为1,即在数组中一个一个探测,而二次探测的步长变为原来的平方。
④双重散列(Double hashing):使用一组散列函数,直到找到空闲位置为止。
⑤线性探测法的性能描述:
用“装载因子”来表示空位多少,公式:散列表装载因子=填入表中的个数/散列表的长度。
装载因子越大,说明空闲位置越少,冲突越多,散列表的性能会下降。
3.链表法(更常用)
插入数据:当插入的时候,我们需要通过散列函数计算出对应的散列槽位,将其插入到对应的链表中即可,所以插入的时间复杂度为O(1)。
查找或删除数据:当查找、删除一个元素时,通过散列函数计算对应的槽,然后遍历链表查找或删除。对于散列比较均匀的散列函数,链表的节点个数k=n/m,其中n表示散列表中数据的个数,m表示散列表中槽的个数,所以是时间复杂度为O(k)。

相关文章

  • 散列表

    1.啥是散列表及散列函数? 很多语言都提供了散列表的实现方式,python是用dict{ }来实现 2.有啥优势?...

  • 散列表

    基本概念(非严谨) 散列表:按照思考事物本质以及理想状态的思路,那么散列表从本质来讲就是一个表,而理想的散列表应该...

  • 散列表

    散列表:散列技术是在记录的存储位置和它的关键字之间建立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得每个关键字key对应一个存储位置f...

  • 散列表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shu.com/p/e325578eb512 链表实现 Githu...

  • 散列表

    一、定义 散列表(Hash Table,也叫哈希表),是通过把键值映射成整数来作为数组的索引,并进行访问记录的一种...

  • 散列表

    https://blog.csdn.net/pcwl1206/article/details/83582986

  • 散列表

    散列查找法的两项基本工作 计算位置:构造散列函数直接确定关键词存储位置散列函数的设计,主要目的是构造随机性:计算简...

  • 散列表

    散列表是一种基本的数据结构,那么散列表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数据结构呢?又有哪些应用场景呢? 假如我们要从一本电话本中...

  • 散列表

    散列表 认识散列表 是 字典(键 、值对)的一种实现方式。每次在字典中获取一个值,都需要重复遍历字典,如果用散列表...

  • 散列表

    散列函数将被查找的键转换为数组的索引 解决冲突的方法:拉链法和线性探测法 将整数散列最常见的方法是除留余数法,通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散列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jq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