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年幼时,农忙时节,我家的午餐隔三差五吃呼啦太。一是因为忙碌,二是因为奶奶爱吃。早饭后,奶奶便在石樽里调好了面粉。静置一个上午,直至中午时分,面粉的韧性十足,抓在手里,如丝般柔滑。
呼啦太的口味有多种。家常的馅料有土豆丝、嫩南瓜丝、菜、豆腐、蛋等,以素食为主。此中,我最爱的是土豆丝和嫩南瓜丝。土豆和嫩南瓜均是农家自种的,土豆几乎常年都有,那时好像也没有青皮土豆、发芽土豆不可食用的概念。如果是夏天,恰逢嫩南瓜成熟,跑到猪圈边上的菜园子里,翻开藤蔓,顺势摘下一个青皮嫩南瓜,刨成丝,只需加点盐和猪油调味,便鲜嫩爽口不已。
做呼啦太,最考验的是摊皮。以前烧的是土灶。奶奶的手巧,似乎有魔力,手里的面粉随她操控,上下左右,一气呵成。她徒手摊的皮又大又薄,是邻居农妇们歆羡不已的。那时,捧着奶奶做的呼啦太,坐在屋前的石阶上吃,内心往往会升起一种无法言表的自豪感。
第二考验的是火候。火候完全不归奶奶控制。呼啦太的生杀大权掌握在常年坐在灶头前默默烧火的爷爷手里。“xue di,xue di……”站在灶边上的奶奶,总是隔着汤罐(土灶烧水的容器)高高隆起处对着爷爷喊道,提醒爷爷把火烧得不要太猛。“哎,又焦了!!”接下去就听见奶奶噼里啪啦一顿数落。爷爷静静地坐着,只能无奈地回应:“火不旺的……”自打记事开始,我几乎没怎么见爷爷对奶奶发火。这个时候,我总是无比同情爷爷。只可惜,这样的记忆,只在回忆里或者梦里了。其实,焦了有焦了的风味!
那时,我并不是特别喜欢吃呼啦太,更何况是经常吃。再加上孩童好玩的天性,每次吃的时候,总是为了果腹而狼吞虎咽。有时候用凉粥或温白开送它入口,立马吞下,草草了事。不料多年之后,它竟然会成为我最想念的味道之一。
现在,几乎每次回娘家都会去寻这熟悉的味道,大快朵颐一番。去镇上专门做呼啦太的小店里,点上各种款,当然最常点的还是土豆丝和嫩南瓜丝,坐着慢慢享受。现在嫩南瓜丝也是常年都有了。而那南瓜的味道,却总也比不上自家地里刚摘来。店里做呼啦太是用煤气灶和平底锅,总归是少了些许滋味!
在他乡,不知道吃什么之时,馋虫便爬上心头。那一口熟悉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开来……
远方的滋味——呼啦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