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晚上开了一次家长会,我的身份是老师,是讲话和总结的人。今天又开了一次家长会,我的身份是妈妈,满怀期待,想要从教师口中了解不在面前的孩子会是怎样的表现。
老师对每个学生做了简短的评价,可能是职业病,对于老师的点评,我认为保留了很多,没有提到今后的努力方向。所以,我就一直胡乱猜,慢慢地,焦虑感油然而生,家长会全程,都是自己内心的疯狂比较,至此恶性循环产生。待结束之时,我想到了自己,其实孩子的问题,在家庭中也有表现,只是到了学校,接触了新事物后,表现出来新的形式本质上是教养问题。
看过不少育儿书,有用也无用,有用是因为给了我们方向性指导,无用的原因是自己不改变,空有理论,不切实际,一切等于零。
自己的孩子还有很多问题,还需要耐心的慢慢引导,慢慢改变。不能抱怨,无论显示条件如何,自己先做到,在提要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