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情感化设计机器人

情感化设计机器人

作者: 00Taylor | 来源:发表于2019-01-14 19:43 被阅读0次

最近看CES展时,了解到日本公司Groove X展出的宠物机器人Lovot,觉得很有趣,同时也有一些思考,结合自己之前的想法及资源积累,特写此文章。

一、情感机器人产品

先介绍两款情感机器人。

(1)陪护机器人Paro,如下图。

Paro图片

Paro由日本一位名叫柴田崇德的人于1998年发明,是一个可爱的白色仿真小海豹,仿生自格陵兰的海豹宝宝,让人看了之后心生怜爱。

在功能上,Paro安装了12个功能各异的传感器,它们分布在头、背、下巴、四肢甚至胡子上,这让Paro像动物一样拥有了比较丰富的触觉。另外,Paro拥有一定的活动能力,比如它的眼睑可以开闭。在听觉方面,Paro还安装了声音识别系统,它知道声音发出的方向,听得出什么是赞美和问候,也知道什么是发怒生气,它还可以学习自己的名字。另外,它的感光装置能分辨白天和黑夜,它的位置感受装置可以判断自己是处于被抱着,还是处于跟主人相对的状态。

Paro自问世以后好评不断,在帮助老人安定精神、甚至提高老人的语言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以说有效解决了老年人的孤独感问题。

2. 宠物机器人Lovot,如图

这是今年CES展上日本Groove X公司展出的宠物机器人,它就像未来的宠物猫一样,整天在家无所事事,但却让你感到很亲昵,忍不住就想要抱抱它,特别是当它挥舞起自己那极少布料遮盖的手臂而卖萌闹腾时。Lovot有大约50个摄像头和传感器内置在它头上的触角上,以识别人脸以及人和其他动物的体热。它经常两只一起出售,这两只Lovots会在一起玩,还会向你争宠。当然,当你决定要收养它们时,也要意识到它们每天半个小时闹腾,还有那被“关爱”需求,真的也许会让你累觉不爱却又割舍不了,感叹自己为什么要“养”这两个小鬼。

Lovot图片

因此,如果你想要一个智能机器人,就得花时间培养它,就像教育自己的小孩一样,把它训练成称心如意的伙伴。人工智能机器人就像人一样,它也有婴儿期,需要我们耐心教导。因此,懂得如何训练它,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机器商”,是人工智能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意识和思维能力。

二、情感机器人背后的机理

(1)共情能力

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中,情绪占有很重要的角色,所以心理学家说人类互动里面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情绪的互动,真正纯理性的信息交换只占百分之二三十。而在人工智能发展的今天,表情互动实际已经成为一门计算机算法,叫做affective computing,即情感化计算,它属于计算机的一个领域,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领域。情感化计算的前提是共情能力,因为人本身就有很强的共情能力,所以要让机器和人产生情感互动,就要让机器学会共情能力。

而为什么和人的表情互动很重要呢?实际上人的大脑中有一套系统,叫作镜像神经元。它不光能让我们识别对面这个人的情绪,而且还能让我们的脸上也下意识地做出同样的表情,这就是共情能力。也就是说当对方悲伤的时候,你也会有悲伤的感觉,双方会因此靠得更近,人际的交流就这样得以实现了。顺便说一句,人大脑中不光有镜像神经元,甚至还有专门一个神经区域是负责了解对方的想法的。这也再次说明表情互动实际上就是一个计算机算法的问题。

人情绪的另外一个研究点是微表情,Paul Ekman是最早开始研究微表情这门科学。微表情主要是说,人类在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做出相应的表情,而且这种表情往往是下意识的,是很细微的,连人类自己都没有办法隐藏或者遮盖。因此,如果想要实现机器和人良好的情感交互,不仅需要机器具备简单的表情,更重要的是微表情,如此才能唤醒人们的共情能力,进一步和机器产生感情,否则你永远都会觉得对面的机器人时冷冰冰的。这一点在情感机器人的设计上非常重要,就像MIT媒体实验室的教授Cynthia Breazeal教授开发的社交机器人,这些社交机器人就是基于我们说的人脑镜像神经元的原则,他让这些机器人长出镜像神经元,和人实现情绪互动。

目前,机器人只是具备了初步的共情能力,还缺乏相互的理解、认同等等深度共情能力,因此目前的机器人都只是用在相对初等的接待、客服等领域,在老年陪护、和机器人交朋友的方向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恐怖谷效应

在外观设计方面,机器人设计应注意恐怖谷效应。

恐怖谷理论是一个关于人类对机器人和非人类物体的感觉的假设。它在1969年由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昌弘提出假设,当机器人与人类相像超过95%的时候,由于机器人与人类在外表﹑动作上都相当相似,所以人类亦会对机器人产生正面的情感。直至到了一个特定程度,他们的反应便会突然变得极之反感。哪怕机器人与人类有一点点的差别,都会显得非常显眼刺目,让整个机器人显得非常僵硬恐怖,让人有面对行尸走肉的感觉。人形玩具或机器人的仿真度越高人们越有好感,但当超过一个临界点时,这种好感度会突然降低,越像人越反感恐惧,直至谷底,称之为恐怖谷。可是,当机器人的外表和动作和人类的相似度继续上升的时候,人类对他们的情感反应亦会变回正面,贴近人类与人类之间的移情作用。

也许正因为如此,许多机器人专家在制造机器人时,都尽量避免“机器人”外表太过人格化,以求避免跌入“恐怖谷陷阱”。

恐怖谷效应

三、情感化设计

唐纳德·诺曼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设计的三种不同的水平,分别为本能的(visceral),行为的(behavior)和反思的(reflective);

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分别为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s)、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

想想我们人类生活中,尤其是情感方面所缺失的需求,如孤独、忽视、不被理解和尊重、缺少陪伴...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需求的代价,如时间投入、磨合、受伤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以机器人填补人类情感方面的空白已越来越成为有效方法之一(如日本孙正义已经在布局机器人养老产业,并且卓有成效),而如何更好地设计人机情感交互的方式,以使机器人满足人的情感需求呢,这是设计作为连接人与产品的纽带所能发挥作用的高地,也是我们设计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部分内容参考至得到APP《全球创新260讲》专栏

相关文章

  • 情感化设计机器人

    最近看CES展时,了解到日本公司Groove X展出的宠物机器人Lovot,觉得很有趣,同时也有一些思考,结合自己...

  • #经验分享# APP、网页中的情感化设计-设计心理学

    干货有点多... 1、简述为什么着重从情感化设计角度分析,说明情感化设计的重要性。 2、情感化设计的基本定义、分类...

  • 10.情感化设计

    01.情感化设计 02.错觉 03.情感化设计的三个水平 04.情感化设计举例 06.概念设计 1)寻找不满意的A...

  • 产品 | 十三种情感化设计

    《创意破冰,全新视角演绎情感化设计》 情感化设计是“本能的、行为的、反思的” 工作中,情感化设计这个概念越来越普遍...

  • 情感化设计·实战案例篇

    这篇文章会跟大家分享情感化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并结合丰富的例子,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情感化设计,以及情感化设计的妙用。...

  • 数据可视化设计(2.理念)

    情感化设计指导数据可视化设计 本能水平设计理念:清晰&炫酷 在情感化设计本能水平阶段,基本物理特性(视觉、触觉、听...

  • 再谈情感化——B端产品的情感化设计

    对于设计师而言,情感化是一门较为熟知的专业课题,我们通过诺曼的《情感化设计》走进情感化的世界,通过学校的系统课程完...

  • 产品中情感化设计应该怎么做?

    用户渴望在使用产品时能够得到情感上的互动,这反映在设计上即是产品情感化设计。情感化设计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在当今...

  • 情感化设计

    什么是情感化设计情感化设计是旨在抓住用户注意力、诱发情绪反应,以提高执行特定行为的可能性的设计。通俗的讲,就是设计...

  • 情感化设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情感化设计机器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nj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