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的第一篇文章,想聊聊我对中年的感悟。
年少为应试,国语老师常教导我写作拟好大纲不会偏离主题。世俗下的生活,却不曾如我年少幻想的人生那样脉络有序,充实而浪漫。大学象牙塔里的我仍怀有对世界最乐观的憧憬,对自我最饱满的自信。即时在三本院校,我仍存着毕业改变世界、创造社会价值的勇气。
毕业2年零六个月,工作了2年零六个月,我开始觉得我似乎看到了人生的结局。
婚姻是第一大序章。父母的叨扰不再是学业,而是对你寻找人生伴侣的催促。毕业之后,无论身处何处都难免听到询问,有对象没?一个尴尬的阶段。作为生物本身我们都渴望在这样的年华里找到合适的生活伴侣。但多元化社会里,随着个体特征的并发,我们都渴求一个价值观一致,有着共同语言的灵魂之交。可惜,躲在移动社交孤岛里的我们再难有相见相识的机会。我们渴望婚姻,却又害怕自己将就。
买房买车紧随其后。大学的舍友买了房、买了车,对交通工具漠不关心的我也开始焦虑了。焦虑着要不要年底去按揭买辆车。虽然,对与走路上下班的我似乎并不需要这样一件每年折损10%的玩具。可是,好像从世俗里看,你该买车了。舍友在大学所在的城市俺家落户买了房,每月为还30年期的房贷焦虑不敢大手大脚。我也开始焦虑了。安居乐业的前提条件就是有房,北漂的我对此更加深刻。第一次思考买房时,我彻夜未眠。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想。北京和厦门的房价都不是我能承受的,或者说承受住了房贷我就失去了承受未来生活的勇气。每月高额的房贷必将成为勒在我脖子上拖着我去上班的缰绳。可笑的是,还完30年期的房贷已是知命之年,开始又要为儿孙积攒首付...
工作是中年的第三大章。事业是对于绝大多数上进的男人来说,不仅意味着对家庭提供足够对物质支撑,更多的还带着青年时那怀揣着改变世界和创造社会价值的梦想。但现实对此却过于残酷,工作了2年零六个月,我就不想上班了。我们开始怀疑自己还是否具备当初去实现梦想和创造价值的能力,是否还具有当初那狂者胸次的决心!日复一日的消磨,耗尽了我们年少的轻狂。对工作的激情开始仅止于对kpi的狂欢。每一日从被窝里拖着倦躯起床的不是梦想,而是现实的贫穷。
担心中年的发福的身体、压力过大的掉发,为体面的轿车,为保障婚姻的房子.....
人到中年最大的危机不是生理,而是心理。是开始打心底的不相信自己能创造奇迹,开始墨守成规成为这世俗之下的一粒尘埃。最终尘埃落定。
中年,不想活在能一眼看到的人生里,活在没有惊喜没有清新空气的轮回里。
奋勇前行,听从你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