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结束的最后,账户里终于看到了注册成本低于10块钱的希望。事情缘由是老板希望注册成本为2块钱,当然我觉得这不可能,更不知道如何实现。于是找了MCN要报价。老板驳斥我说这种机构一定是有些大的量了再买一些量综合来做比较合适。在价格已经争取不到红利的时候,我们不应该选择用这样的形式来挣钱。
网红的报价通常会写:自己有多少个粉丝,多少个赞。而他们标注的数字往往淘宝都可以买得到。那么,做完一个没有钱的小小广告主,我该怎么做,才能找到便宜真实的流量呢?我能找到爆款项目么?我能找到暴增的机制么?用户增长究竟是什么鬼?
我还在路上。做着广告计划优化师的工作。老板驳斥我MCN不真实里面可能有假量成本过高的同时,我对真实失去了信心。打开抖音的那一瞬间挺绝望的。这个基于算法推荐的视频平台有上亿的流量。告别了从列表和频道以及Excel里选择KOL的日子,怎么才能寻找到真实的在攒量的会徒增的小网红?不要告诉我那些莫名其妙的榜单平台,我知道他们存在。但是这种依附于大平台的榜单平台,多半也是为了挣广告主钱而存在的。不交费看不到关键数据,交了费发现也没什么多余的功能。更何况我要找的那个网红品类,一个MCN都已经囊括了。要找到生态之外的人,只能碰运气。刷抖音是一种方式。刷多了系统也会推荐一些有的没的小小流量的人。我顺势给他们在平台里面发私信问能不能商务合作。
网红们在平台私信里面的状态大多是都是爱理不理。这不怪他们。他们的私信应该充斥了各种像我这样的人,他们爱答不理或者回不过来都是正常的。一般来说愿意回我消息的人,大概率是想挣钱而且客户不多的人,这种人不算贵,但是流量也不会太大。有的时候真的就像赌博,你不知道下一个遇到的是什么牛鬼蛇神。
新认识的这个网红加了微信就看到他在朋友圈叫卖视频。在非洲的一个地方,看上去是个三四线城市的朴素农民。他似乎和非洲当地的小孩子们混的熟络。在520这一天,全中国互联网都在撒狗粮过节的这一天,我只收到了我妈发给我的2个红包,分别代表了我爸和我妈。而我转手就把款项转给了这个网红,让他和他的非洲朋友们,帮我录三支视频。
第一支视频是标准化的非洲孩子拿着小黑板。推广了我们的产品。第二支我让博主教非洲小伙子下载我们的产品,第三支让非洲小伙子自行中文推荐。我做了三个视频,花了三个52块钱。这三支视频最后都投在了抖音上。
创建广告计划是个熟练工作,其实操作起来并不难。在过去的那么多天里,虽然对数据心不在焉地盯着,却对账户里那几个筛选人群的办法了解的轻车熟路。这种事在过去的我看来执行层面操作的要命,完全不是我想要在乎的点,这甚至都不是给团队里小朋友干的事情,只是让谁盯着其他部门或者Vender给直接汇报一组数据而已。现在我却在账户里面,盯着大大小小的计划和数字,眼花缭乱。
当穷逼广告主最大的困惑是缺钱。把人群Narrow down了,钱花不出去。花不出去就意味着没有展现。花出去了没有注册,就等于浪费钱。头一天投放的时候我扣扣嗖嗖的试效果,把投放时间设置为10点半、11点半、和12点半。每次投放半小时看结果。后来我在某个运营达人公众号里看到有人这么干,才知道原来这也是个常规操作。不敢说自己是个多么优秀的广告优化师,我觉得我不配,但是好在这么些年在数字营销领域泡着,总是还是很快能够学会的。其实感到痛苦的时候往往是懒惰和公主病带来的,因为过去你不需要自己动手,现在,你只有这两只手。当优化师的时候我就忘记了去找新的KOL,而找KOL的时候我就管不过来账户。我试图使用特别想要教给过去团队小朋友的工作方法分段高效的工作,才发现事情来的时候执行的琐碎程度,让人想要把效能最大化也不现实。
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没有人就吩咐自己吧。
说回到广告计划上,我把视频加了字幕,传到了平台里。本着这种沙雕视频应该被更多看到内心愤愤觉得自己还是有点idea的人的那种心态,我竟然没有把人群放窄。打开计划就去做鸡肉丸子去了。做完丸子回来一看,刚打开的三个账户都钱都花光了。我吓死了,一下子花了1000块钱出去,如果没有效果我就真的又挺能折腾的了。内心赌咒发誓说这种穷逼日子过的太苦,可是还是迅速打开后台看了看注册数字。啊,8块钱。我进步了!虽然没有做到2块,但是做到了8块。已经低于了10,我都有点不相信。渠道包的名称没有错,数字也没有错,还没有统计苹果平台的注册。可能低于8了已经。我很想仰天长啸,但是又继续太沙雕,想想还是算了。
但是好歹,有了新的方向和突破。感谢上苍,今天结束的可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