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丰收的味道

丰收的味道

作者: 贾春叶 | 来源:发表于2022-10-13 21:40 被阅读0次

有的人用心情记忆秋天,杜甫说“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有的人用颜色记忆秋天,杜牧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有写作·人记风,王勃说“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有人记雨,李商隐说“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我不一样,我用味道记忆秋天,用食物记录秋天。

序幕  泥土的味道

秋的味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呢?从弯腰开镰的时候就开始了。最先收获的是成熟早点作物,我们这里是油菜籽,然后是各种豆类,绿豆,豇豆,红小豆等,以及荞麦,莜麦,黑豆,然后说糜子,黍子,谷子,高粱,黑豆,最后才是玉米和土豆。因为现代农机的普遍使用,加上粮食市场规模化,现在农民种的种类越来越集中,一个地方一般只种少数的几种作物。我经常回忆起小时候的场景,也明白农民也要生存,这种趋势是与时俱进的,是不会改变的。

当镰刀伸向庄稼的时候,人们的脸上都是带笑的。收获的时候到了。辛苦了一年,就指望能有个好收成。期盼之中还夹着忐忑,没有装进袋子里,谷仓里,多少都是未知数。虽然有预估,也期望有喜悦的意外。但收获总是一件让人高兴和兴奋的事情。当镰刀挥舞起来,庄稼叶子上到尘土碎屑就随着飞扬,就算罩住了头发,也依然落一个灰头土脸,鼻腔里充斥着干燥的尘土的味道。闻着这个味道,大脑就已经在想着新粮下来吃新粮做的饭的味道了,好像更甜一些。当然,干活也更起劲了。


收土豆的时候,刨开表面的浮土,下面包裹孕育着马铃薯的泥土是湿润的。我特别喜欢拣土豆,别人用撅头或铁锹把土豆挖起来,土豆露出来,我就扒开土,把土豆一个个揪下来,一堆一堆放好。我喜欢手指和湿润的土壤接触的感觉。有时是温温的,有时是冰冰的,这要看刨土豆的时候有没有降温。好天气的时候不想回家,睡在地里也无妨,降雨刮风的时候全身都冷,手指冷,脸冷,耳朵冷,膝盖冷,肚子冷。只是始终萦绕在鼻端的,是泥土的气息。有温温的,有冰冰的。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这个味道就是踏实的感觉。在很多民族的神话传说中都有一个双脚不能离开大地的大力神,小时不懂,后来猜想原因可能是这样的,离开土地,人就得挨饿,没有吃的,哪来力气。

泥土的味道就是一个信号,一个以后有饭吃的信号,习惯希望的信号。所以,我们的祖辈就把这个信号留在了基因中,让人闻着这个味道就安心,就踏实,就有了归属。

第一幕  烧山药

镰刀下的粮食一般是不能直接吃的,后面还有很多道工序才能变成能吃的粮食。土豆就不一样了,有火弄熟了就能吃。所以秋天的第一顿美食,就是地头烧山药。这里说的山药就是土豆,学名马铃薯,山西人叫山药蛋,晋北人直接叫山药。


没风的时候,寻一片宽阔的空地,一般是刨过土豆的地方,找些柴火铺好,上面放上几颗挑选出来的山药,把土磕掉,上面再盖上些柴火,点火。烧大概20分钟,火不行了就在加一点。火熄了之后等灰烬降温。找根棍子,从余烬中扒拉几下,那些黑乎乎的烧成碳疙瘩一样的山药就滚出来了。找块粗糙的石头或砖块使劲磨,把表面碳化的那一层磨掉,直到露出棕黄色来。这时要细心一点磨,一点点磨出一个棕黄色的山药疙瘩。咬一口,不敢直接嚼,不敢咽,张着嘴,含着,等热气散去。咬过的地方露出白白的土豆肉,冒着腾腾的热气。就这一口,超满足,虽然两只手已经不能看了,早已成两只黑爪子了。还没吃到的就抓紧磨了,不会磨的小孩子嘛就央求哥哥姐姐们给自己也磨一个。一般大孩子会直接把磨好的烧山药直接送给小家伙们,自己继续。

如果时间充足,无论大人孩子,都愿意花一点时间在刨土豆的间隙这么吃一顿。地头烧山药,和家里吃饭不一样,吃的啥一种野趣,一种身处天地间,和大自然亲们接触的感觉,也是深植在基因里的一抹记忆。

第二幕  炸油糕

到了农历十月,秋尽冬来。地里的工作基本收尾,没什么可做了,村里就会唱大戏,庆丰收。 我们说的大戏是晋剧或者北路梆子,在大戏台上唱。像二人台,耍孩儿这些剧种角色简单的戏是不能上大台子的。过去每逢唱戏是村子里的大事,早早就通知附近村子里的亲戚朋友们来家里了。

有客人来家里,当然要拿出好吃好喝的待客。炸油糕是必备的主食,还要炖肉,豆腐粉条。糕面用刚打下的新黍子去壳磨的,油也是刚榨出来的。刚蒸出来的糕是很烫手的,年轻媳妇们手上抹上油,把糕剂子捏成手掌大小的圆片。实在受不了了,就吹一吹,晾一晾,缓解烫手的疼痛,然后继续包。在圆片上加上馅料,一般是软糯的紫红色豆沙,或者韭菜木耳土豆丁拌起来的馅料。包好馅的糕就可以油炸了。必须用厚一点的铁锅,最少也得2斤油。温度慢慢上升的过程中,菜籽油的香味就一点点扩散开来。油温九成热的时候,小心下入包好的糕。当糕的表面和高温的油接触的一瞬间,就起来一片大小不等的泡泡,炸一分钟,翻面再炸一分钟,捞起控油。一般每次要下进5-6个糕。当油糕炸起来的时候,就是这一顿饭的高潮时刻到了。讲究一点的人家会吩咐家里的男孩,出去放个二踢脚,完成一个仪式。这时家里家外都是炸油糕的香气,就连隔壁的隔壁,也忍不住说一句“真香”。这种香味深刻记在我的脑海深处,连着一同记住的,就是喜庆的氛围。因为我们过年,过中秋,过生日,办喜事都是必吃炸油糕的。当这个香味飘出来的时候,一般就有喜事一桩。


等一笼糕炸完,就把油锅端离灶台,放在一个僻静又安全的地方降温,要防着大人孩子不小心碰到烧伤。神奇的是,我们不说“端油锅”,而是说“请油锅”,好像油锅有生命似的。小时叛逆,我就偏不说这个“请”字。人到中年才明白,这简单的一个“请”字,有对潜在危险的一份警醒,有对生命的一份珍重,有对自然世界的一份敬畏。

尾声  丰收的味道

秋天的味道远远不止烧山药和炸油糕的味道,吃每一种新粮的时候,都是在享受丰收的味道,幸福生活的味道。

人总是喜欢回忆,感觉回忆很美好。殊不知这份美好也是因为过去有,现在没有。即使当时可能感觉并不美好,甚至是痛的,也因为失去而变为美好。对现实的我们来说,记住现在才是最要紧要做的,因为现在有的,将来也会失去,变为美好的回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丰收,有属于那个时代的丰收的味道。

相关文章

  • 丰收的味道

    有的人用心情记忆秋天,杜甫说“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有的人用颜色记忆秋天,杜牧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

  • 学生作文:那味道缕缕温情

    什么味道能让一个人如此怀念呢?有人说是家的味道,因为家是幸福的。有人说是丰收的味道,因为丰收能够带来喜...

  • 好物分享

    苦荞茶,喝出了丰收的味道

  • 秋!嗅丰收的味道,听丰收的旋律!

    夕阳和彩虹相伴,虹光弥漫的西边的天界美成油画,魅暗尽显的东边的天界好似忧伤。夕阳渐渐的淡去,红红的太阳落入了...

  • 故乡

    故乡 文/白杨 田野吹着风 有丰收的味道 乡间小路也带着风 仔细品尝 有野地瓜的味道

  • 夏夜的味道

    夏夜的味道 夏夜的味道, 是庄稼拔节发出的天籁之音, 是庄稼杆和叶脉里流淌的音符, 是作物丰收时流淌在心底的幸福;...

  • 秋香

    文/双鱼 秋风吹过,风里飘来丰收的味道。田间的庄稼、地里的蔬菜、枝头的果子,无不弥漫着一股收获的味道。秋色如歌,赏...

  • 画意 ‖ 谦默画作集锦,写满秋天的味道,丰收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谦默 · 简介 本名李文辉,曾号屠中人,毕业于西安美院美教国画系,师承王吉田老师,陕西画家,现为西安市中国画研究会...

  • 一个转身,往事成了回忆   277//老家的那些老味道!

    夏天到了,家乡的味道更浓了,瓜果飘香,杏子熟透,各种花也开了,一派丰收的景象!最难忘的是家里的那些老味道! 这是胡...

  • 中秋的味道

    翻翻日历,中秋了!关于中秋的点滴开始在脑海中浮现,中秋?记忆里似乎还剩下些许味道… 小时候,中秋的味道,是丰收的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丰收的味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of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