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读会的作业是举几个生活中最小有效量的例子。
例子一。作为一名长跑爱好者,我曾经向我所在单位一位经常参加全程马拉松的女生请教,怎么保持日常的训练强度、运动量多少为合适。
那个女生说“很简单啊,每周跑个三、四次,每次半小时左右可以了”。
我顿时诧异了,一项想象中需要反复、高强度训练的运动,竟然只需那么轻松?
我继续保持怀疑态度:“但你不在训练时跑那么长距离,你怎么保证身体适应那个运动强度?”
那个女生告诉我,每周短距离跑的训练目的在于保持身体的状态,不需要在意距离长短,如果身体适应了,自然能够跑完赛程的。
那个女生给了我很大提醒,原来马拉松训练是这样子的,不需要一次跑个10多20公里,而是短距离、多次数地去训练,保持身体的适应性,这个20-30分钟的训练时间,就是马拉松训练的“最小有效量”。
另外一个例子,我一个同事兼好友最近在练字。我有次问她,咦,你上的什么线上课呀,训练计划都是怎样的呀?
她说,哦,我那个课每晚只练一个字。
我又是一度怀疑,每晚就练一个字能练好?!我就去看一下她上的那个线上课,也大概知道了她说一晚只练一个字就能把字练好的原因。
她们课上训练的纸印满了九宫格,九宫格的分段比例与一般的九宫格有点区别。如图:
#思考#最小有效量的例子在训练时按照九宫格的比例写字,就会特别好看。
所以,字好不好看,归根到底就是比例的问题。这种比例如果不掌握,就算每天晚上练1000字,每天晚上练,也练不出效果。《刻意练习》中也用篮球和足球的例子告诉我们,保证正确的练习方法,很重要!!!
上面例子中的每天只练一个字,也属于今天早读会说的“最小有效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