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95后,独生子女,大专毕业,资质平平却心比天高,这应该是大部分90后的现状。毕业于一个普通院校,大学不努力,毕业后心慌,梦想着成为一个人物,现在却过着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勇气是一个动词,不是一个名词
对于山东人来说,编制是很重要的一份工作,你就是拿总经理来换都不一定给你换。
和我一样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同学都回了老家,努力考编制,于她们不同的是,我为了还助学贷款,阴差阳错的来了上海工作。也是唯一一个我们班没有在家考编制的人 。当时拎着一个行李箱的我坐着绿皮火车来到了大城市,当时没有那么多的想法,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没有学历没有经验,能有个公司要我就行。可能是因为太过自信,准确的说装的自信,找到了一份我当时认为很不错的工作,然后挣到了还助学贷款的钱。在老家听说我在上海工作的同学们纷纷给我发微信,称赞我有勇气,说自己也想来大城市工作,体验不同的人生,我说你们也可以来,但是,就没有了后文。她们不再提想来上海的事,我也不在提你们可以出来工作。
后来,她们考编失败,又开始第二次考编,第二次失败。在老家学校待了一整年的她们又开始烦腻整日重复枯燥的工作,又再次提起想去上海的事,让我给个建议。我说大城市有好有坏,自己考虑清楚,这一次我不再鼓励她们,我不知道她们的勇气有多少。
一次次的讨厌自己现在停止不前的生活,一遍遍的向往着大城市的光怪陆离,但是从来没有踏出来的勇气,不敢去面对未知的困难。
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工作,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只知道现在做的工作是自己不喜欢的,而且工资低的。
我不想成功,你也别想,大家一起堕落
最近听说一件事让我挺生气的。一个同学知道有其他同学向我打听去上海工作的事,然后她告诉其他同学说我忽悠大家去上海。生气的原因就是因为她用了“忽悠”这个词,我觉得是对我的不尊重。她是一个安于现状的女孩子,而且敏感多疑,性格原因让我始终和她合不来,但是还是维系表面的和谐。有些时候她会问我在上海怎么样,我说挺好的,她不信,我说工资不高,她说你没有8k怎么活的下去,我说我提了离职,她说你找好工作了吗,想知道我生活的方方面面,确定我过得是真的不好,然后过来安慰我。
我努力在大城市生存下去,并不是活给你看 ,只是想给自己一个交代。那些不想安于现状的同学想出来工作,也只是想尝试除了编制之外的另一种工作,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就是因为和你不一样,在老家安安分分,所以你觉得是我忽悠的大家去上海,并不是大家真心实意想去。
你自己故步自封,也请不要影响别人开花,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为什么要活的和你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