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感过父母辈的爱情经历,聆听过不同友人的爱情故事,解读过不同类型的爱情小说,感觉“爱情”很玄妙,似乎大家都想要拥有它,但对不同的人而言,又都有着不同的标准定义。
最近花3天读完了《霍乱时期的爱情》,对里面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女主费尔明娜和弗洛伦蒂诺的人生纠葛有一些感悟。
从我自己来看,他们的故事主线,貌似一直围绕着爱情这个主题,但实际上“爱情”它的含义,对双方各自意味着什么,以及对他们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而言,都可能含义不同。
对费尔明娜,年少时期,他们的爱情,始于青涩、浪漫的邂逅、加上才华横溢的诗意文字、叠加着对父辈压抑禁锢环境下的自由所求,她自身会将那种悸动的感觉无限放大,同时不断的加强暗示,放佛对方就是自己未来漫长人生的依靠。
但实际,这种感觉是太过飘渺、虚幻,不可能真的能在生活中持续下去。所以在经历了父亲带她的“穷游”旅程,在她把对弗洛伦蒂诺的幻想、预期放到顶峰的时候,她历尽艰辛,偶然巧合突然见到了现实中那个孱弱、瘦小的他的时候,对她内心的冲击可想而知。此弗洛伦蒂诺非彼“弗洛伦蒂诺”,这个时候她心中的“弗洛伦蒂诺”一直都是个虚幻的形象而已。
当幻想照进现实时,结果必然是毅然而然的拒绝和舍弃,不愿承认自己爱上的是这样的一个人。
那在费尔明娜,经历了跟原配胡维纳尔多年看似风光、但存在多处隐忍、自我压抑的婚姻生活后,她对于爱情的诉求,更多会来源于对她自身的个人认同、满足和自我价值呈现。这个时候在她再遇到那个契而不舍、始终以“她”为中心的弗洛伦蒂诺时,再次的开花结果也不难理解,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
当然,其实这个时候的弗洛伦蒂诺,也经过了漫长的时光打磨,他既有对白月光的执着追求,也有他自己不管在私生活以及事业上沉淀后的成熟度和财富累积。足够他们有了在爱情照进现实后,去满足一些看似疯狂的决定的资本。
这个故事给我一个比较印象深的点,就是不管什么时候,都活得忠于自己的内心感受,爱就是独属于个人难能珍贵的感觉。
爱就爱了哪怕是带着懵懂的幻想,爱就爱了哪怕是伊人不在身边、哪怕自己辜负了很多人,爱就爱了哪怕是花颜已老、青春不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