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读智静老师的朋友圈,她给我普及了“完整”的知识,这几段文字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感觉还不过瘾,就背诵了下来,今晚又复习,特把智老师的这几段文字再粘贴到这里,提醒自己做完整的人,育完整的孩儿。
智静老师说:什么是完整?对于完整的理解每个人都不太一样。但有一个旨归是相同的,人的肉身与精神处于一致状态时就是完整的。
王志江校长用脑科学的理论将三脑合一定义为完整。他说,人的大脑由原始脑、情绪脑和理性脑组成。原始脑即本能脑总在自动运行;情绪脑能感受到喜悦 美好;理性脑喜欢探索,挑战。情绪脑在三脑当中最重要,像一只看门狗,它对外部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外部的刺激是鼓励赞美的,是友好的,它就会获得积极的兴趣,将这种感觉传递给理性脑,理性脑在积极情绪的影响下,不断去挑战,探索,一旦获得更大的赞美和鼓励,情绪脑就会及时进行反馈,让理性脑更加兴奋。在这样一种积极主动的螺旋上升式循环中,人不断获得发展,而且这三种脑是完全一体化的运作,始终处于一种完整状态。
但是相反,情绪脑一旦接收到的是外在的负面消极评价或打压,理性脑的探索功能就被扼制,孩子的情绪就会逐渐低落,不愿意主动发展,只能靠原始脑行尸走肉般活着。
理解了三脑合一的完整性对于我们的教育有什么意义呢?
一是营造良性的外部教育环境,用环境的适宜性让情绪脑始终处于积极状态里。比如农历天空下的课程用诗歌吻醒黎明,就是将学生带入到一个优美自然地音乐世界里,通过浪漫的歌曲学唱,引发理解诗歌的兴趣,然后借助精确问题展开积极对话,让伟大事物与人的认知彼此激发,散发出无穷魅力。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幸福完整的知识学习和体验过程。
其次,来自外界的积极评价。既然情绪闹是看门狗,让看门狗感受到良好的向上情绪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避免消极评价,尤其是对儿童,更应该对其付出精力的一些行为给予正面评价,这样就会激发情绪脑向理性脑过渡,让理性脑也兴奋起来,加入到创造的行列中去。在注重积极评价的同时,成人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用一些消极的负面评价去刺激孩子,越刺激,孩子的情绪脑越失望,探索欲越低,最后就会退回到原始脑,除了生存本能的自然运行,他不会有任何创造。
所以,营造适宜生长的外部环境是让一个生命幸福完整的根本,关键是我们是否理解幸福完整背后的真正原理,不理解,只能盲目干,只有理解了,所有的行为才能恰到好处地成为生命成长的养分。
12月的第一周已经过去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周,我将以更好的心态和更饱满的热情与活力认识和理解世界,开启人生的新征程。新的一周马上来临,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