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从容小主文学院读书笔记
长篇纪实文学《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读后记(第119——123章

长篇纪实文学《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读后记(第119——123章

作者: 从心丛新 | 来源:发表于2024-02-19 07:23 被阅读0次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第119章到第123章,它们分别是《黑枣要经受寒风的炼狱》《良心枣》《花椒和黑枣的建议》《谁都不容易》《止水依依》。

这几章讲述的是李彦国老师忙忙碌碌过了一天,准备了一大堆明天给大儿子带的菜,晚上上简书,不知怎么就看到了《黑枣要经受寒风的炼狱》,便想到了王金庄人的黑枣及相关的事与人。第二天去县城的路上,他又想到了生命中的贵人。

一、小黑枣里的大价值。李彦国老师关于黑枣的回忆,是从2017年他在简书练习写作文、写自己打黑枣的劳动生活开始的,很多文友在他文章下面留言,说没吃过黑枣,这时已经过了打黑枣的最佳时机,淳朴善良、热心实在的李彦国老师就花高价买黑枣,再给文友寄去,这是一个多么朴实、实诚、可爱的小老头儿啊!

李彦国老师还有一个小心思,那就是一定要给远在南宁的著名作家朱千华老师邮点自己亲自种、亲自打的黑枣,朱千华老师也对黑枣有着浓厚的兴趣,一定不能让朱老师失望。

李彦国老师可是个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人,不仅给文友们寄黑枣,还为大家科普有关黑枣的知识。

在李彦国老师对黑枣的知识介绍中,我非常感兴趣的是,“黑枣竟然与柿子同科,从柿树上取下树芽粘贴在黑枣枝上,黑枣树就长成了柿树,黑枣树是柿树的祖宗”,长这么大,我是第一次听说这些知识,而且黑枣嫁接也格外有意思——“嫁接时,闰月年接不活,一定要躲过闰月年;嫁接时,老年人操作成活率低;嫁接时,将柿树芽或没籽黑枣树芽含在嘴里,再往有籽树上粘贴,才能成活”,听起来好神奇,好像冥冥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操纵着黑枣的生死。

作者用了三章的篇幅介绍黑枣,绝不是为了八卦一下,而是要通过细致的描述挖掘黑枣的价值和背后体现的东西。

黑枣曾是王金庄人的救命枣,在艰苦的岁月里,在清贫的生活中,黑枣是王金庄重要的粮食,对于那时的小孩子们来说,黑枣是他们上学、上地里耧柴捡树叶时的顶饿干粮呢!

而现在,王金庄的小黑枣有着“良心枣”的美誉。因为王金庄的黑枣全部来自石堰梯田和太行山上,纯天然,无污染,没有农药污染,加工方式是在自己家房顶上自然晾晒,不用任何熏蒸,不需要任何添加剂,黑枣最大的污染就是晾晒时房顶旁边大树的叶子落下来。

纯朴的王金庄人,打枣时树下要铺好苫布,不让黑枣掉在地上,保持黑枣的洁净,就连远在石家庄的老伴儿爱鱼,特意电话嘱托李彦国老师,要铺好单子,落在地上的黑枣不要拾。

这个细节描写特别让我感动,一个电话折射出王金庄人的品质,这就是诚诚实实的山里人,这就是不掺一点假的山里人。

不仅种黑枣的山里人讲良心,就连做黑枣生意的商人做的也是良心买卖,卖黑枣不讨价,讲求质量第一、信誉至上,收购、发货、销售一条龙,配合默契,与其说他们是在做买卖,倒不如说他们是讲诚信,做生意时一直不忘弘扬中华优秀的诚信文化,这样的生意之道能不长久吗?

古语有言,“投之以李,报之以桃”,王金庄的王虎林因为为人厚道、讲求诚信,深得网友们的信任和爱戴,他在建筑高楼时摔下来,是各地的网友凑足医药费救了他一命,所以他更坚定“通过电商渠道卖良心枣,以报答好心人、回报社会”的决心。

这个良心枣让李彦国老师想到了花椒和黑枣如何搭配栽种的问题,王金庄离西坡村不远,也可以学着西坡村人多种些黑枣树。

李彦国老师是王金庄的有识之士,他的心里装着王金庄的整体发展,他想把自己的想法反映给贺局长和孙教授,希望有朝一日黑枣还能变成王金庄人的“致富枣”。

因为这小小的黑枣,李彦国老师的回忆哗啦啦地回来了,他想到了蒋坤元老师写的《黑枣,不仅是柿饼的味道》。从苏州回来后,李彦国老师给蒋坤元老师邮去了一大包黑枣,让蒋老师感动不已,他有些心疼李老哥,“我不知道李彦国老师采摘了多少棵黑枣树”“他把黑枣寄到了江南,黑枣把我的心牵引到了那个遥远的大山,有一天我要去山里见见那一片黑枣树,去见一见山里憨厚又纯朴的李彦国老师。”

写到这里,我整理了一下黑枣的价值。黑枣有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工业价值,还有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最最重要的是,它有情感价值,那五斤黑枣里有李彦国老哥深深的感恩之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山里人,对蒋坤元老师的倾情付出,他无以回报,他只有到太行山上采摘黑黝黝的小枣,小心翼翼、一颗一颗地摘下来,再充满无限虔诚包装好,寄给远方的坤元老弟。

“本是黑色的东西,外地人都叫做绿色食品。“同样,本是黑色的东西,却宛若一颗颗滚烫的红心。坤元兄弟,你对我的好,我都记在心里呢!永生难忘,我不善言辞,黑枣就代表我的拳拳之心吧!

二、李彦国老师的贵人。李彦国老师第二天一大早就起了床,把家里简单收拾了一下,把炉火彻底熄灭,然后才锁门离开,他要去城里看大孙子了,心里别提多美了。

他的身体在路上,思绪更没闲着。他想到了他的大贵人从容小主,那是一个站在客观立场上、能够洞悉人间冷暖、剖析人性的女人,她总能在关键的时候提醒李彦国老师,是她的中肯话语让李老师想到了为老伴爱鱼多留几张存单,让她老有所依。

还有从容小主不求回报,排除万难,帮助李彦国老师整理用他生命和热情书写的文字,这样的贵人遇到一个便可以温暖一生。

李彦国老师的贵人可不止从容小主一个,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简书里,还是在生活中,他的身边总有贵人,难怪他的笑容总是那么灿烂。

在家里,老伴儿爱鱼、大儿媳敬薇、二儿媳丫伟,一个接着一个走进李彦国老师的生命,也给他的家带来了好运,他们是李彦国老师最亲的贵人。

李彦国老师虽然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是他的心里依旧有着诗和远方,他利用农闲时间、业余时间在简书里笔耕不辍,写着写着,又遇到了蒋坤元老师,通过他还认识了齐帆齐老师,在他们的鼎力帮助下,他的第一本书《愚公挖山不止》出版了,那可是他心心念念的处女作呀!蒋老师和齐帆齐老师都是他的贵人。

想到这里,李彦国老师的心里乐开了花,我李老头儿真是幸运,贵人一个接着一个,对了,还有一个贵人,她就是文友止水依依。

止水依依和李彦国老师生活在不同的省份,但家里的人员情况,生活状况,却又惊人的相似,这就是难得的一种缘分。

李彦国老师是个细心人,他从很多相同中又发现了不同,学历不一样,写作风格不一样,止水依依的散文阳光明媚,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昂扬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这些闪光点让李彦国老师相形见绌,因为自己的文章过于沉重,饱含着苦难和泪水。

因此,李彦国老师写的东西不敢拿出面世,止水依依鼓励他说:“我们写的东西首先是写给自己看的,给懂的人看的。”这句话激励了李彦国老师,也把他文字中快乐的因子激发了出来,李彦国老师越写越投入,越写感觉越好,越写越有欢快的味道。

李彦国老师当初要出版的书进行第三次审核时,他请止水依依文友帮忙,她二话没说,拉开大阵势,进行全面审核。

她对李彦国书的编排提出了非常专业的建议——分成几大板块;她对李彦国老师的文章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只有细细的品读您的文章,才能感受到您更多的内涵美”;她客观分析李彦国老师的写作内容——“你写的东西涉及的内容很多,很散,表面看不成体系,但是真情实感于无声处听惊雷,不仅仅是文章表面的东西,很多事情很有让世人看到知道的必要。”

止水依依老师特别能理解李彦国老师,那种被懂得、被理解常常让李彦国老师唏嘘不已;她倾尽全力帮助李彦国老师,她把专业水平发挥得淋漓尽致,“当李彦国打开她发过来的电子文件,看到里面一个个红色的方框箭头和修改说明时,他被感动的血液都要涌出来了。”

李彦国老师和止水依依只不过是文友的关系,但是她对他的帮助却比多年的朋友还要多、还要真诚,她带给李彦国老师的一份份感动,李老师至今仍铭记于心。几年的光景过去了,止水依依仍然住在李彦国老师的心里,一直会住下去。

李彦国老师身边就不缺少贵人,就连去涉县大儿子家的路上,还遇到了贵人曹晓云,小伙子开着车一路飞奔,绕道把李老爷子送到了大儿子家的楼下。

我不禁好奇,李彦国老师身边的贵人咋就那么多呢?他的贵人来自哪里呢?想来想去,我想明白了,他们既来自四面八方,其实又来自于自己,只有具备德行、待人以诚,善待别人的人才能吸引贵人的到来,修身、修心、养德是获得贵人的根本,那个淳朴可爱的太行老人李彦国做到了这一点……

相关文章

  • 作品23:长篇纪实文学《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

    作者/李彦国、从容小主 《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内容介绍 讲涉县必有王金庄,讲王金庄必有悠久的历史故事,在王金庄特...

  • 吃三道

    长篇纪实体小说《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的创作正在进行中。 小主老师要搞清什么是“吃三道”,我说让她一笔带过,她说不...

  • 《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纲要

    家住在太行山深处王金庄的老农民李彦国,出生在贫穷的1960年。他头脑灵活却一辈子认真又实在。土地是他一辈子的情结。...

  • 《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开笔宣言

    阳澄湖有大闸蟹,天津也有大闸蟹呀。这些大闸蟹都被稻草绳梱住了,售出时,大闸蟹卖多少钱,稻草绳也卖多少。稻草绳笑了。...

  • 王金庄李彦国

    我59岁,不小了。桂琴老师帮我下载了微信,我不知道智能手机是这么好的一个东西。 2017年4月20日,我发现了简书...

  • 收藏:苏州作家蒋坤元今日发文《读山里老师李彦国》

    【今日收藏】《读山里老师李彦国》 王金庄有句话叫“不适夸”。我就是典型的“不适夸”。有人说个好,浑身细胞活跃起来,...

  • 梦想始于六里桥

    题记:河北太行山的乡村教师李彦国,让他的家乡王金庄活在了文字里。我也常常想起我的六里桥,我的失地! 一位高干子弟朋...

  • 特别推荐140丨红薯藤1,漫延山里山外

    早就知道李彦国老师《王金庄李彦国》、春天里百花香《雪梅微刊》这两个公众号出自美女陈林之手,依稀可以使人想见一位小姑...

  • 我们一家子(八口)

    爷爷:李彦国、60岁、教师,涉县西坡小学,退休,所学专业体育教育。 奶奶:王爱鱼、61岁、务农,涉县井店镇王金庄四...

  • 话说偏僻王金庄,钟灵毓秀风水祥

    话说偏僻王金庄, 钟灵毓秀风水祥。 人杰地灵冇得说, 它是李师美家乡。 李师究竟是哪个, 说与你听别慌张。 彦国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篇纪实文学《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读后记(第119——123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vm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