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解决大量Log写入占用大量的File Cache,内容利用不充分导致swap
基本原则:尽量使用内存,减少swap,同时,尽早flush到外存,早点释放内存给写cache使用。---特别在持续的写入操作中,此优化非常有效。
调优措施:
vm.swapiness :60 改成 10
vm.dirty_ratio:90 改成 10
vm.dirty_background_ratio:60 改成 5
vm.dirty_expire_centisecs:3000改成500
vm.vfs_cache_pressure:100 改成 500
下面重点解释一下各个配置的含义:
一,vm.swappiness优化:
swappiness的值的大小对如何使用swap分区是有着很大的联系的。swappiness=0的时候表示最大限度使用物理内存,然后才是 swap空间,swappiness=100的时候表示积极的使用swap分区,并且把内存上的数据及时的搬运到swap空间里面。linux的基本默认设置为60,具体如下:
cat /proc/sys/vm/swappiness
60
也就是说,你的内存在使用到100-60=40%的时候,就开始出现有交换分区的使用。大家知道,内存的速度会比磁盘快很多,这样子会加大系统io,同时造的成大量页的换进换出,严重影响系统的性能,所以我们在操作系统层面,要尽可能使用内存,对该参数进行调整。
临时调整的方法如下,我们调成10:
sysctl vm.swappiness=10
vm.swappiness = 10
cat /proc/sys/vm/swappiness
10
这只是临时调整的方法,重启后会回到默认设置的
要想永久调整的话,需要将在/etc/sysctl.conf修改,加上:
cat /etc/sysctl.conf
vm.swappiness=10
二,vm.dirty_ratio: 同步刷脏页,会阻塞应用程序
这个参数控制文件系统的同步写写缓冲区的大小,单位是百分比,表示当写缓冲使用到系统内存多少的时候(即指定了当文件系统缓存脏页数量达到系统内存百分之多少时(如10%),),开始向磁盘写出数据,即系统不得不开始处理缓存脏页(因为此时脏页数量已经比较多,为了避免数据丢失需要将一定脏页刷入外存),在此过程中很多应用进程可能会因为系统转而处理文件IO而阻塞。
增大之会使用更多系统内存用于磁盘写缓冲,也可以极大提高系统的写性能。但是,当你需要持续、恒定的写入场合时,应该降低其数值,一般启动上缺省是 10。
三,vm.dirty_background_ratio:异步刷脏页,不会阻塞应用程序
这个参数控制文件系统的后台进程,在何时刷新磁盘。单位是百分比,表示系统内存的百分比,意思是当写缓冲使用到系统内存多少的时候,就会触发pdflush/flush/kdmflush等后台回写进程运行,将一定缓存的脏页异步地刷入外存。增大之会使用更多系统内存用于磁盘写缓冲,也可以极大提高系统的写性能。但是,当你需要持续、恒定的写入场合时,应该降低其数值,一般启动上缺省是 5。
注意:如果dirty_ratio设置比dirty_background_ratio大,可能认为dirty_ratio的触发条件不可能达到,因为每次肯定会先达到vm.dirty_background_ratio的条件,然而,确实是先达到vm.dirty_background_ratio的条件然后触发flush进程进行异步的回写操作,但是这一过程中应用进程仍然可以进行写操作,如果多个应用进程写入的量大于flush进程刷出的量那自然会达到vm.dirty_ratio这个参数所设定的坎,此时操作系统会转入同步地处理脏页的过程,阻塞应用进程。
四,vm.dirty_expire_centisecs:
这个参数声明Linux内核写缓冲区里面的数据多“旧”了之后,pdflush进程就开始考虑写到磁盘中去。单位是 1/100秒。缺省是 3000,也就是 30 秒的数据就算旧了,将会刷新磁盘。对于特别重载的写操作来说,这个值适当缩小也是好的,但也不能缩小太多,因为缩小太多也会导致IO提高太快。建议设置为 1500,也就是15秒算旧。当然,如果你的系统内存比较大,并且写入模式是间歇式的,并且每次写入的数据不大(比如几十M),那么这个值还是大些的好。
五,Vm.dirty_writeback_centisecs:
这个参数控制内核的脏数据刷新进程pdflush的运行间隔。单位是 1/100 秒。缺省数值是500,也就是 5 秒。如果你的系统是持续地写入动作,那么实际上还是降低这个数值比较好,这样可以把尖峰的写操作削平成多次写操作。设置方法如下:
echo "200" > /proc/sys/vm/dirty_writeback_centisecs
如果你的系统是短期地尖峰式的写操作,并且写入数据不大(几十M/次)且内存有比较多富裕,那么应该增大此数值:
六,Vm.vfs_cache_pressure:
增大这个参数设置了虚拟内存回收directory和inode缓冲的倾向,这个值越大。越易回收
该文件表示内核回收用于directory和inode cache内存的倾向;缺省值100表示内核将根据pagecache和swapcache,把directory和inode cache保持在一个合理的百分比;降低该值低于100,将导致内核倾向于保留directory和inode cache;增加该值超过100,将导致内核倾向于回收directory和inode cache。
This variable controls the tendency of the kernel to reclaim thememory which is used for caching of VFS caches, versus pagecache and swap.Increasing this value increases the rate at which VFS caches are reclaimed.Itis difficult to know when this should be changed, other than byexperimentation. The slabtop command (part of the package procps) shows topmemory objects used by the kernel. The vfs caches are the "dentry"and the "*_inode_cache" objects. If these are consuming a largeamount of memory in relation to pagecache, it may be worth trying to increasepressure. Could also help to reduce swapping. The default value is 10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