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应该如何度过这一生》

《我们应该如何度过这一生》

作者: 李牧風 | 来源:发表于2023-09-26 23:50 被阅读0次

            孔子曾经这样评价过自己:“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这在我看来,应是人生之典范。

            人自生来便懵懂无知,后有父母抚养之,师者教化之,才由一个生命个体,变成一个有自由思想的完整生灵。好似自然界诸物,自出世以来便有长者教授生存之道:如何去觅食,如何辨敌我,如何知安危;人类与之相比,也只是多上:“明道义,知荣辱”这两条,便自诩为万物之灵长。

            人有创造的思想,也有无尽的欲望,这两者相加,便诞生出了这个星球上最为奇怪的生态系统——人类文明。不知从何时起,人类祖先们开始褪去皮毛,并学会以衣物遮体,以土木搭房,以文字符号互相联系,以各式工具代替四足,并演生出现在这样一个与地球其他生态系统格格不入的花花世界!在满足了生存的第一需要后,便有享乐这一思想出现。工具的出现使文明发展进程加快,使人类生活更加便捷舒畅,那么,工具的良莠不齐也势必会引起不同个体之间的攀比心理,就像有的鸟儿择偶时雄鸟便会尽展羽翼来吸引雌鸟从而获得择偶优势。有了攀比就有了炫耀与嫉妒,享乐与战争,毕竟,战争的本质就是为了满足战争者有更高标准的生活(不管物质还是精神)这一期望,整个人类史,都是在讲欲望与抗争的故事。

            于是工具不断被发展与创造,相关的理论不断完善成熟,凝聚在一起,便成了科技。科学技术发展至今,外可观宇宙星系,内可观微观粒子,使人类集百兽之长,拥万物之利而称霸地球,便在此间,有一种思想出现,那就是哲学思维;有一种信仰出现,那就是宗教观;有一种普世的用于约束的理念标准出现,那就是法律与道德。于是,世界开始变得丰富起来:在满足了物质需求层次之后,转而向精神需求过渡。

            三十而立,立的是目标志向,圣人至四十方才不惑。人这一生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会满足物质需求,然后控制物质需求,过渡到精神需求,进而提高精神需求,这就是在自我约束中学习进步。孔子五十岁方才知天命,可见学处世易,学人生难啊!天命,即天道使命也!那么,如何知道自己的使命,如何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呢?

            读书明理,学史明志。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阅读前人书籍,可增长履历;品鉴历史,而知是非曲直,知其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不知道世上是否有神灵,我却知人人心里都应有一尊佛,有一个“道”。佛是一面镜子,照出善与恶,美与丑,照出你今日辛勤奋斗,汗流浃背的努力拼搏的真实样子,也照出你得势后纵情享乐、处处与人交恶的虚伪丑陋嘴脸!“道”是一个路标,告知你所在何地,前路何方,应行多远,以及上面那句醒目的话:“当你站在此道前徘徊凝望的时候你只是众生中孤独的你,当你双脚踏上此道时你已是背向黑暗将寻光明的完整的你。”

            我还在找寻我自己的道,我还在翻阅前人的道,因为我想踏上一条永远不会把我导向歧路的道。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可即便如水,所经之处也不会一路平坦,遇有坎坷阻塞之处要么绕行,要么积势后待势满才能越过。人生中却处处都有无形的坎坷,教人防不胜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应该如何度过这一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xt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