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分享

读书分享

作者: 糖老白 | 来源:发表于2021-07-28 21:55 被阅读0次

[无戒学堂IP营打卡第28天,2700字,累计48151字]

今天又到了我在社群里做读书分享,最近因为电脑出了问题,有工作而且又要准备读书分享,弄得我十分焦虑。而且稿子还是在分享前1小时才准备好的,所以还是很忐忑。不过分享完看到大家的反馈,不少小伙伴都说我讲得好,真的很开心也很感谢。

今天又秉承我偷懒的意志把分享稿拿来日更了,哈哈哈哈哈。

内容如下:

今天我将要和大家分享的一本书是《有效学习》。

说起学习,我想应该没有人觉得陌生吧?不管是老一辈,还是年轻人,都一定被学习鞭笞过。尤其是我们这些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年轻一辈,要是不会学习,说出去可太丢人了。

但是我们真的会学习吗?在这个倡导终身学习的时代,有多少人也跟我一样,经常学这个学那个,学一大堆最后回想起来,发现好像啥也没学会?

我想应该有不少人踩过或者正在踩这样的坑,只知道不停地学,却从未停下来想过该如何学。

美国智库高级研究员乌尔里希·伯泽尔,经过多年在学习能力领域的研究,总结出一套有效学习的流程,写进了《有效学习》这本书里,并将其拆解为6个章节来逐一细述,我觉得非常受用。其中有几点,还跟平时老大叮嘱我们去做的事不谋而合。

这本书的内容不仅适用于学习者,对家长、老师这样的教育者身份,以及教育政策制定者也都很有帮助。我们不仅可以利用这套方法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帮助自己的孩子、学生也培养好有效学习的能力。

好了,不说那么多废话,上干货!

本书所说的有效学习,其实是一种系统化的学习方式。

系统化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6大重点:

1.价值感;2.目标;3.提升;4.实践;5.融合;6.反思

这6个重点就是有效学习方法的核心内容。不管是学习者、教育者亦或是教育政策制定者,在策略上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下面我来简单的介绍一下三种角色的策略:

学习者的策略

1)找到价值感;2)设立目标;3)提升知识与技能;4)付诸实践;5)融会贯通;6)反思与回顾

教育者的策略

1)设定期望值;2)设定学习活动的时间间隔;3)鼓励专注;4)鼓励犯错;5)采用类比;6)鼓励回顾与反思

教育政策制定者的策略

1)倡导掌握学习方法;2)教材提升;3)推动智能技术的应用;4)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情绪因素;5)顺应教育的社会化趋势;6)重新设计学习环境

由于篇幅有限,这里我不打算全部展开,下面我挑选了对自己启发较大的几个点,来和大家分享。

1、有效学习需要动机/价值感

作者提到,动机是掌握任何一项技能的第一步。如果自己不想学,自然就学不会。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就像以前老师经常逼我背书,家长劝我好好学习,但我就是学不进去。有些事情确实很重要,但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自己就是提不起劲,甚至还可能反感。

所以说,人需要自己去发现事物的意义,我们才能感受到它的价值。

书上解释到,价值感是一个人自身对事物的感知,是在所学知识与自身生活体验之间建立连接的过程。所以,如果希望自己有动力去学习某一专业,那么就必须自己去发现与这个专业的关联在哪里。

2、要想深入理解知识,需要主动学习

作者说,想要发现所学内容的重要性,并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就需要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策略,而不是被动学习的形式。也就是说,学习的主动性决定了我们对知识掌握的深度。

什么是被动学习?比如说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只懂得反复阅读和划重点,而不去思考,这就是被动学习。如果你有这样的习惯,一定要改改了。

书中提到,学习并不是单纯记忆知识,而是要领会知识的内涵。所以,我们需要主动学习,让大脑主动工作参与思维活动,去深入思考和理解知识。

主动学习的方式包括自我测试、解读和复述,大家可以多多运用。

当然,这里的复述并不是让你一字一句地背出来,而是通过思考,将知识梳理概括整合再次生成。这样我们记住这个知识的可能性就会更高。

3、利用自我效能管理情绪

作者在书中分享了这么一个故事:

泰勒是一个障碍滑雪运动员,每次参加国家级比赛时,他都通常无法完成比赛,因为他非常担心自己的表现。后来泰勒学习了心理课程后,每次进行化学训练前都采用心理意象的方法调整情绪。在踏上起点前,他已经开始想象自己从山顶滑下的过程,设想每一个细节和动作。一年内,泰勒就成为了所在年龄组中全国前20的运动员。

这个故事中,其实泰勒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运动员,但是他的担心却造成了他屡次失利。不过庆幸的是,他经过了情绪调整成功克服了自己的障碍,取得了成功。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人们明知道自己可以完成一项活动,那么他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从事这一活动。

我发现这句话对我特别有启发。因为当我们准备开始学习的时候,或者说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担心自己能做好吗?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这种负面情绪总是会快速侵蚀掉我们的执行力,让我们一直都不敢开始。很多人觉得写作难,迟迟无法下笔,很大的一个原因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相信自己能成功,那么我们就不用再浪费精力去对付我们的负面情绪,只需要去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去把这件事做出来就好了。

作者说,自我效能不是自尊,它是一种围绕着一件具体任务而形成的“我一定能够完成”“一定能够做好”的坚定信念。我觉得,我们也需要这种信念。

4、花一点时间复盘,实现自我提升

作者认为,犯错和过度自信都是很正常的情况,所以我们需要回顾知识,重新审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我觉得这也是无戒老师经常让我们去写复盘的原因。

光听课可能我们会觉得干货满满,突然懂了很多。但是到底哪些知识是真正对自己有用,到底哪些地方自己真的懂了或者没懂,这些光靠反复听课和划重点是无法得知的。

所以无戒老师总说:你们写复盘,不要把我说的话重复一遍啊,要是那样听课就行了,让你们写复盘干什么!

之前我不懂,现在看确实很有道理。复盘回顾实际上是对自己学习的一种反思,我们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来进行思考。

所以,在复盘的过程中,不妨结合所学的知识,来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

1)我学的是什么?

2)这些知识对我有什么用?

3)我还有哪些问题不理解?

4)这些内容是如何组合到一起的?

5)我下一步应该学习什么内容?

5、慢思考是深入学习的有效方式

有时候,我们需要把思考过程放一放。当我们暂时把问题放在一边,可能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会更深入。

就像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感觉自己的文章怎么改都不对,心里很烦躁。但是等过了几个小时,过了一天再去看,我们就发现知道该怎么改了。

所以书中提道,认知活动是需要内心平静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处于压力、愤怒等负面情绪时,我们很难学习和思考。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加详细的内容,或者对书中三种角色的策略感兴趣,不妨亲自读一读这本《有效学习》,相信你也会收获很多有用的知识和方法。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学会并锻炼自己的有效学习能力,早日成为一个真正的学霸,在名为优秀的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分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icw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