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训练营:阅读营·关系力
学习书籍:《情商2》
学习日期:2020年6月10日
学习主题:2-3 关注他人
1、[我学]在课程中的收获:
一、课前导入
(1)课前三问
——有有有
(2)现实生活中的28原则,你想做那20%的人吗?
——我想成为那20%的人,树立自己的目标,把眼光放长远,相信行动才会有结果!
(3)课前精彩日志——思律4队四叶草小可爱关于写日志的思考:
①所学应有思,所思应记录;
②感恩崔律,在课程设置当中设计了写日志这个环节
③受到清单力队长丹燕的提醒,写日志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其中某一个点有所收获,记录下来也是一种成长
④对于写日志就应该做到日事日清,如果欠下了债,第2天再去补就会非常的困难,因为越见会越多。
⑤对于课程的温故部分,小可爱再一次看到了他的重要性,从其他小可爱的日子当中可以得到很多的思考和反思这个部分不容小觑。
二、温故
(1)依依妈妈
在日志当中增加了“我思故我在”的环节,从每一个知识点当中得到许多的启发。
(2)文惠
关于崔律提到的“大脑终身可塑”的知识点。昨天我虽然在笔记当中有记录下来,但是在写日志的时候却忘记把它写进去了。
——这一点我的感触颇深,家里的妈妈小学三年级都没毕业,一辈子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对于现代社会的一些网络工具或者APP,她其实不太愿意接受和学习使用。2019面我带他她去大理丽江玩的时候,一路上无论是买票吃饭住店买东西,都在使用手机支付,很明显感觉到一开始她有一点点的怯生和不太习惯。后来在路上我不断地告诉她没有什么,手机支付只是一个习惯,一种工具,你只要肯去学习,多加练习,然后出门多用几遍你就会了。后来她逐渐的接受了这种方式,并且很耐心认真的去学习怎么使用。现在对她来说手机支付已经得心应手了,昨天还打电话告诉我,说她和邻居阿姨们一块儿在手机上买了一个自拍杆,想着以后出门用方便。
所以其实无论多么新鲜的事物,无论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愿意迈出第一步去学习,我们的大脑总是能够接受掌握的。比如曾经看过一个娱乐节目,忘记叫什么名字了,大概讲的就是一群换了阿尔兹海默症的爷爷奶奶,在一家餐厅里面担任着点菜的任务,虽然他们的记忆力不行,但是仍然愿意去一遍一遍的尝试记忆,再次塑造自己的大脑,面对社会大众。
所以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学习,不去塑造我们的大脑呢?
(3)喜鹊
对于崔律的“阅读理解”的理解是:先抓住关键词,然后理清逻辑顺序,最后达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
——关于这一点,最近我用的比较多的是崔律在阅读过程当中的标序号法,最近这一周半的预习工作都采用了标序号法,。然后再崔律第二天讲解前一天的原文片段时,会拿着自己的预习和崔律的进行比较,看重点是否一致,批注是否相同,然后从中去反思为什么自己不能看到该知识点,或者为什么自己画的重点会和崔律相差如此之大。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自己阅读致用类文章的能力。
(4)果莉
小可爱在提到自己前一天的亮点时说:当自己和丈夫吵架时会陷入不良情绪,但会立刻提醒自己快速的转变负面情绪,去做一些心流比较大的事情,因为自己知道情绪不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5)邱小猫
小可爱例举了自己父母的事例,从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小可爱的家庭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同时小可爱也会对自己的言行提出反思,在父母亲照顾两位老人的时候,自己没有在行动上面提出帮助,而是也很少在心力上面给予支持,现在才明白,即使做不到行动的支持,也应该在心理上面提供足够的支撑。因为哪怕只有精神上的支持,也会有利于父母亲的身体健康。
——反观这一点,我非常非常感激我的母亲,因为她虽然小学三年级没毕业,但是她似乎天生就是乐天派,很会想办法转移自己的负面情绪。
父亲年轻时当兵染上了喝酒的习惯,所以一生为酒所累,喝了酒总要发脾气砸东西,而母亲总是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找各种各样的方式转移自己的负面情绪,所以她呈现给我们子女的状况就是:无论情况多么糟糕,她总是笑嘻嘻的,非常乐观。
所以现在家中三姊妹每个人的性格都非常的乐观开朗,而且都似乎能够很快从负面情绪当中解脱出来。我呢,最容易采取的办法就是看悲剧的电影,然后痛哭一场,电影结束心情就好了,要么就是看喜剧笑大声的笑,笑完之后心情也就好了。
(6)蘅葭
小可爱提到自己的夫妻关系,似乎也患了都市恍惚症。
其实因为在现实生活当中太过亲近的人反而容易被忽视,不被关注。还记得崔律在课程当中提到过关于陪父母的时间计算,所以现在对我来说每天一通电话,每周回家陪父母吃饭,散步走路就成了我日清单当中的重复项目。
(7)冰青
小可爱提到自己的情绪管理的不好,容易被点燃怎么办?
——在自己的思考当中有认识到一件事情,你怎么看,态度不一样,那么结果也会不一样。这其实是我们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或者是思维方式出了问题,那么最应该做的根本措施就是从思想上面去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
三、新知:关注他人
(1)发展关系力先高度关注他人,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身上,这和赞赏的5种语言当中的精心时刻有一曲同工之妙。
(2)打开自我VS自我封闭
链接到——助己达人
或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在精时力学院当中的小天使,队长,营长等等的角色存在,就完美的体现了这一个知识点。
首先很感谢曾经那个自己,壮着胆子去申请了一个队长的职务。
其次很感恩崔律给了我这一次担任队长的机会。
最后想说一说,这一周半以来担任队长的体会:
①首先学会了从宏观上面整体去把控一个团队,要看到的是每一位小可爱,而非只有自己一个人,眼界自然宽广了。
②面对团队运营的各项事宜,自己也都是在每天的思考,会适时的进行各项的调整,就对自己的运营能力,领导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也是一个绝佳的锻炼机会。
③通过点评小可爱们的日志,从中获得更多的反思认知和创新
④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还会记者每天去提醒小可爱们听课写日志,无形当中增加了自己的责任心。
2.1、[我省]过去在这方面的亮点:
学完这堂课之后,反思从前的我自己,原来我一直是一个完美的倾听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大学时期带社团的时候,学弟学妹们就特别爱找我聊天,一聊就是一两个小时,两三个小时,甚至是一整下午都还不尽兴,还不想结束。包括直到现在毕业已经4年了,仍然还会有学弟学妹们时不时的打电话求聊天,一聊就是一两个小时,而这其中我们并没有频繁的联系,频繁的交流。
只是一通电话似乎并不陌生,就可以如此细水长流的聊下去,源自于我能够很好的做到,倾听他们诉说,这毕业以来的心路历程,求职历程等等,并且时不时的给出一点回应和建议。
有一次一位小学妹和我聊了两个小时,最后她说“东姐和你聊天真的会很舒心,有种很踏实的感觉”,像他这样的评价,我也感到非常非常的开心和满足,我想这就应该算是助人达己吧。
2.2、[我省]过去在这方面的不足:
有时候会自己说的太多。
3.1、[我行]行动作业:
打电话和一个大学学友聊一个小时。
3.2、[我观]行动中的发现:
4、[我思]困惑+自答:
为什么在聊天过程当中自己会说的那么多呢?
——①第一自己所学的专业是中文系,本身就要求“能说会道”,同时又因为自己现在是教师的职业,“好为人师”的职业病。
②自己的倾诉欲太强。其是当对方提到某一个点,自己感触特别深,或者是认知特别足的时候,会有很强烈的倾诉欲。
③当遇到那些自己特别感兴趣的话题时,又会有一种极其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自己去说更多。
5、[我说]任何想说的话/对崔律的提问:
关于关系力的实践,我的确没有在生活当中找到特别需要改善的关系力,但是通过这两天的刻意实践关系里也有了很大的收获和进步。
6、[我预]P18:和谐⼈际关系的三⼤要素
①第1个要素是彼此的关注要求,我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对方的语言和行为上
②第2个要素是共同的积极情绪,这主要是由于调和面部表情引起的
③第3个要素是一致性或者同步性。一旦双方的交流缺乏一致性就很有可能会感觉不舒服,出现不合时宜的回答或者尴尬的冷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