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两岁两个多月时,我已经在为他考察各个幼儿园了。在这之前,我已经当全职妈妈两年多,要面临上班。没有老人帮带娃,在“请全天候保姆带娃”和“送孩子去幼托班”这两个选项上,我一边约见保姆,一边连轴转地参观各个幼儿园。纠结了很久。
在第一家幼儿园里,孩子玩起了小盒子里的各式瓶盖子,很专注地玩了很久,又特别喜欢一个小姐姐,两孩子在户外一起看虫子,小手牵小手,还一起拥抱,被我收进镜头,画面很温馨。
在这方面,我感到了孩子渴求玩伴,渴求新鲜感,但还是比较担心两件事,孩子入园后吃饭,没有妈妈喂,能吃好吗?睡觉没有妈妈哄,能安心睡着吗?
遇到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争抢打闹,要是老师看顾不过来的时候,孩子会受伤吗?
后来我又去了一家幼儿园,老师带孩子玩橡皮泥,还让他往上刷颜色。孩子两手被颜料弄脏了,却非常兴奋。要是在家我肯定不敢让他玩颜料,嫌清理起来很麻烦,可见到在学校里他能有机会这样玩,感到送幼儿园去的必要了。
下决心把孩子送去幼儿园,提前陪着孩子在幼儿园体验了一上午。主要是让孩子建立对环境对熟悉,对流程的熟悉,对老师的信任。中间发生了一些小事,我没有行动,而是看老师去和孩子沟通,也是为了让孩子能感受到我是信任老师的,让孩子能安下心来。
7月3日,重返职场,第一天上班。孩子第一天上学。
![](https://img.haomeiwen.com/i20476064/5f94cb809f9e5b5f.jpeg)
这一天对我和孩子来说,还是有纪念意义的。这是我们第一次分开这么久。他居然没怎么哭,到下午我去接他的时候,他还不想回,我只好陪他在幼儿园又玩了一小时。
第二天,孩子渐渐意识到亲子分离,老师抱着他睡觉。
![](https://img.haomeiwen.com/i20476064/b0da38cb9d742a02.jpg)
第三天,我去接晚了,幼儿园里好安静,远远地听到屋子里传来他的哭声,几个老师一起陪着他。一看到我,孩子就大声喊我。老师说,今天哭得很惨。
![](https://img.haomeiwen.com/i20476064/466e7b3655569e46.jpeg)
第四天,送幼儿园路上他就一直哭,到幼儿园后已经知道必然要分开,哭的时候也不忘和我挥手说再见。
![](https://img.haomeiwen.com/i20476064/b561e1563928d9c3.jpg)
看着老师每天给我发的动态消息,在空间的这一头,我感受着孩子的一点点变化。感觉每一刻都是那么的具有独特的意义。
到现在,和孩子已经经历了三次分离。
第一次,是孩子从娘肚子里出来,脐带剪断,我们彼此成为不再连接一起的独立个体。
第二次,是断奶,孩子不再是依赖母亲供养才能存活的个体。
这一次,是从家里走向学校,从此孩子的白天不再依赖于我。
每一次主动制造而又不得不为的分离,我都很纠结,而孩子比我想象的却更强大、轻松。
成长过程中的分离,往往考验的更是母亲,而母亲更需要有适时把孩子往外轻轻一推的清醒。
在这方面,我庆幸在一狠心之下,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托班。进一步,海阔天空。孩子有了更专业的更高质量的陪伴和玩耍,我也有了自己不受打扰的时间和空间。当然,选择托班还是要慎重的,尽量选择班级人数少,老师多,甚至能有一个老师专门照顾幼孩的,能减少孩子在过渡期的痛苦。
选择托班,尽量选玩乐场地大的,孩子投入到玩乐中也不是那么想妈妈了。混龄班比较好,即使孩子打扰了其他孩子,那些哥哥姐姐更容易宽容,有的愿意主动陪幼孩玩。这在孩子入园后到心理安全感方面也是很有好处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