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价值投资
股份行2018年中数据PK,招行、兴业、平安……你会选哪家?

股份行2018年中数据PK,招行、兴业、平安……你会选哪家?

作者: 60779b1f0317 | 来源:发表于2018-10-17 10:27 被阅读4次

虽然凭借“位高权重”长期在A股市场占据“C位”,但是上市银行因其低估值一直未能“成功出道”。

难怪银行粉丝感慨,“你不投我不投,银行何时能出头;你不买我不买,银行破净何时改;你努力我努力,银行就能出奇迹”。

2018年8月底,A股上市的8家股份制银行中报全部出炉。本文从多个银行重要指标对它们进行对比分析,你会pick哪家呢?

1、资产

在传统业务模式下,资产规模是银行获利的最根本要素。

在2017年猛烈的去杠杆背景下,银行资产增长出现了明显降速。

到了2018H1,浦发银行出现罕见的负增长;而增速较好的则是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

2、负债

负债业务是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业务,负债的规模对资产的规模有着重要影响。

而存款是银行主要的负债手段,也是银行资产扩张的基础和保障。在去杠杆、去通道、去同业的监管背景下,银行业务回归本源,银行吸存能力重新被提升到了战略地位。

从存款结构看,招行个人活期存款占比遥遥领先,达到24.08%,这是招行付息负债成本低、净息差高的主要原因。而其它银行占比均不超过10%,其中较好的为兴业和光大;公司活期存款占比高的银行主要有中信、华夏、浦发、招行;从增速上看,平安银行和华夏银行在个人和公司存款业务方面都出现了大幅下滑。

3、净资产收益率

ROE指标近几年下降的很厉害,15%是我们的底线,

看2017年年报,只有两家还依旧坚挺着-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

从2018H1来看,表现较好只有招商银行了,其次是兴业和民生银行。

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是道“紧箍咒”:限制过度竞争,同时了限制了银行经营的杠杆倍数。

2018H1该项指标较好的银行为招商、浦发和兴业。

5、不良贷款率

不良贷款率是评价资金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良贷款率高,可能无法收回的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越大;不良贷款率低,说明金融机构不能收回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越小。

2018H1中不良率较低的是招商、光大和兴业;浦发虽然在中报的时候不良率下降了,但是还是高于其他银行。

6、不良贷款偏离度

不良贷款偏离度=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不良贷款,这是一个查看不良率真实性的指标。不良贷款>逾期90天以上,说明银行对不良的认定严格,反之,说明不良里面注水了,差距越大,水分越多,越需要投资者要多留个心眼。

在监管部门要求“逾期90天以上贷款划归不良贷款”的窗口指导下,2018年上半年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偏离度明显下降,除原已达标的招行、兴业外,另有中信、光大、浦发三家银行在本期也已达标,目前,偏离度较高(下图蓝色柱体较高)的有华夏、民生、平安三家。

7、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准备,就像一个“蓄水池”,专门为未来的不良贷款准备的。

较2017年年底,“蓄水池”超过1000亿的银行明显增加了。从原来的“铁三角”变成了“五朵金花”-招商、兴业、民生、浦发和中信。

8、拨备覆盖率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贷款减值准备余额/不良贷款余额,监管的指导意见是120-150%(修改后的)。这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重要指标。

招行拨备覆盖率继上年末达到262%后,2018年6月末末更是达到惊人的316%,兴业209.55%,其它银行不超过180%。平安银行拨备覆盖率从上年末的151%提高到175.81%、光大、浦发分别提高15、14个百分点,但浦发的计提压力最大,是目前唯一一家低于150%监管红线的银行。

9、贷款拨备率

贷款拨备率实际上就是呆、坏帐准备金的提取比率。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由2.5%调整为1.5%-2.5%

招商和兴业一直是比较高的。

10、成本收入比

成本收入比=(业务管理费+其它营业支出)/营业收入,反映出银行每一单位的收入需要支出多少成本,比率越低说明银行单位收入的成本支出越低,获取收入的能力越强。

2018H1的成本收入比都是有所下降的,除了华夏银行。最低的为民生、兴业和浦发。

11、非利息净收入占比

利息收入由于受利率变动和经济周期影响很大,具有不稳定的周期性特征,而且坏账风险较大。因此近些年来,国内银行开始加大对非利息收入业务的投入,这块业务相对稳定,安全,且利润率通常更高。

2018H1非利息净收入占比较多的是民生、光大和招商,而华夏银行是唯一家退步的。

12、净利差

净利差=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利息收入减去利息支出)/银行总资产或利息类资产,相当于毛利率的概念。净利差是国内商业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2018H1较去年年底稍有好转,比较好的是招商和平安。

13、净息差

净息差=(银行全部利息收入-银行全部利息支出)/全部平均生息资产,衡量的是银行的各类生息资产获取净利息收入的能力。

在银行业估值的决定性因素中,净息差仅次于银行资产质量。对于资产规模庞大到数以万亿的股份制银行而言,一个百分点的净息差差距将影响几百亿的利息净收入,以2017年招商2.43%和兴业1.73%净息差为例,二者生息资产规模均为6万亿,则由净息差因素导致的净利息收入差距达到420亿,可见净息差对银行的重要性。

招行依然一骑绝尘,达到2.54%的超高水平,已经超过四大行(农行净息差2.28%,在四大行中最高)。紧随其后的是平安2.26%,其它银行净息差集中在1.6%至1.9%之间,最低的是光大1.63%、民生1.64%。

结语:从行业整体看,股份制银行的数据,资产质量,已经出现明显好转,以及随着去杠杆政策宽松和货币政策边际调整,市场利率下行,将进一步推动息差水平的上升。

从个股来看,招商银行一如既往的优秀,兴业银行性价比高,平安银行有追赶之势。

14、PB对比

15、招商、兴业、中信十年PE走势

行业重大利好:

10月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及创新型企业支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降准所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10月15日到期的约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这部分MLF当日不再续做。除去此部分,降准还可再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

9月28日,银保监会正式下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公布将放开公募理财产品不能投资于股票相关公募基金的限制,允许公募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各类公募基金间接进入股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股份行2018年中数据PK,招行、兴业、平安……你会选哪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ijl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