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绝大多少“不经意”间的伤害都源于不好好说话。为了孩子好,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人,可经常说出嘴的话,说着说着就变了味。以下几句话,请尽量少说。
1.你再不听话,我就生气了!
这句话杀伤力极大,试图用情绪,生气控制孩子,会对孩子产生消极的影响,会让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变成讨好型人格。
所以在和孩子讲话时,请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使在生气的状况下,等自己冷静下来,再平和、理智地和孩子讲话。
好的情绪,会促进交流的顺畅,更利于解决问题。坏的情绪,只会带来更多的麻烦,使孩子产生逆反对抗心理。
2.你怎么这么不懂事,要你有什么用?
这孩子真乖,真懂事,似乎成了大人对孩子的最高礼赞。但对于孩子来讲,这并不是好事。
好的教育,绝不是养出一个“乖”孩子,越乖的孩子,长大后越痛苦。
刻意压抑自己真实的天性,只为博得所谓成人的赞许,这种伪装起来的“乖”孩子,着实让人心疼。再跟孩子讲话的时候,请不要随意将“不懂事”、“任性”等话语随意挂在嘴边,你的批评、否定,会刺激孩子向着你暗示的方向而改变。
来自父母的否定、负面标签,会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和认知。孩子自尊心受挫,那么干脆就破罐子破摔吧!
3.你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
小时候,曾经无数次被吓到,就是因为妈妈的这句话。但是感觉好像对生活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可能是忘记了吧。
现在有了孩子,看着全心依赖你的宝宝,他把你当成他的全部,当他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刻,是该多么的无助啊!
对6岁以下的孩子而言,没有设么事比妈妈不要自己还重要,可很多妈妈,却总是拿孩子最害怕的事情,去威胁孩子。
父母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行为,都有可能在孩子心里留下巨大阴影,以致影响孩子一生的心理和精神。
破坏孩子安全感的这句话,希望做父母的我们永远都不要说。
4.跟你讲了那么多道理,怎么就是不听?
卢梭在《爱弥儿》里反复提到,跟孩子讲道理是最无效的教育。他指出,世上最没有用处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的感动。
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跟孩子大讲道理,其实不过是想要孩子听自己的话,满足自己的期待,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
家是一个讲“爱”的地方,而不是讲道理的地方,孩子需要的是一个真正能读懂自己的家长。对于0-6岁的孩子,读懂远比教育更重要。
怎么读懂孩子?
蒙台梭利博士说,儿童只有在一个与他的年龄相适合的环境中,他的心理生活才会自然的发展, 并展现他内心的秘密。
对于6岁以下的孩子,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少说、少动、少管。
为他布置一个方便他自由活动、轻松拿取物品的环境,孩子就能自由成长。
只要孩子不伤害自己、不破坏环境、不打扰他人,就把生活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这样他才能身心轻松地勇敢去尝试、去探索。
爱孩子,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教育在爱中水到渠成。
有些话,请就不要轻易说出口,不要拿自以为是为了孩子好,伤害孩子而不自知。
一个人最高级的修养,就是不对亲近的人发脾气,因为心中有爱,每句话都要好好说。
素材库
跟孩子好好说话,不仅仅是尊重孩子,也是出于对孩子最深沉的爱。
蒙台梭利博士在《吸收性的心灵》中写道:出生后的2-3年儿童所受到的影响可能会改变他的一生。
0-3岁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期间,如果他受到伤害、暴力或其他障碍的影响,其个性就会发生偏离。
蒙台梭利博士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孩子只能从自己出发看世界。
父母讲道理,是从成人的角度去给孩子强加道理。—每日蒙台梭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