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新解新用中,我这样写到,“这句论语中的知,完全可以理解为知道,不知完全可以理解为不知道。不知就是别人不知道。”
我的表述中透露着这样的意思,这句话完全可以简单理解,不知就是不知道,不用多附加其它的“后缀”,理解为不知道“我”。
我写分享稿的过程,感受到的是,去掉后缀,简单一些,不用太复杂的去理解。
但是书缘老师和物语老师却说,理解的更深了。我还挺纳闷。明明是简单了呀,咋深了呢?
回到这句论语,把我自动加入这个知道后边的字,“我”,去掉,
那后边可以加入的内容就多了去了,比如我分享稿中的人不知道“道理”,不知道“方法”,当然包括不知道“我”,也可以包括不知道“他”,不知道“你”啊,还可以不知道花花草草,……
哇啊,原来这就是跳出了自我的限制。而这个限制是我自己不由自主,自然而然的加入的。
不放弃分享的机会,真是带给我莫大的收货啊。
重点是还有。
在我写这些的现在,我又想到了对于另一句论语的理解,也是我在字面意思之后,自然而然的加入了名词,然后带来了限制。
想知道是哪一句不?先卖个关子,待下次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