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3月份,是我过得最长的一个3月份,因为每天都有挺多事情做的,不像以前一样,浑浑噩噩一天就过了。最让我开心的是,我写的一篇拆解稿试稿,竟然过稿了。
其实我对过稿这事,并没有多大的信心,因为群里的很多小伙伴,都写过很多文章了。而我几乎是从零开始写作的,所以我分析了一下,我为什么这次能够过稿的原因。
1. 优秀的导师
无论做什么事,最好的办法总是找到一个好导师。同样,想要学习写作,找到一位好老师指导,肯定是最好的方法。
虽然看相关的写作书籍,我们也可以知道怎么写作。我也买了弘丹老师的《从零开始写作》这本书,并构建了我的素材库。但是,我还是选择了参加训练营。因为我知道,在学习写作初期,如果单靠自己摸索,可能要很久才能写出比较好的文章来。
但是,如果有一个优秀的导师指点迷津,我的进步肯定会快很多。更重要的是,这次的28天写作训练营,还有两次点评机会,这也是我参加这次训练营的主要原因。
自己在写作初期,肯定知道自己的文章写得不好,但这不是问题,哪里写得不好才是大问题。所以如果有人能够给予反馈,那效果肯定不一样。
我的拆解稿和听书稿,都是跳跳妈给我点评的。通过这两次点评,我发现了我文章的不足之处:自己创作的内容太少了,引用文中例子太多了。
其实,这是可以预见的,因为自己平时不怎么写作,积累的素材太少了。但是,就是因为这次点评,让我发现了我的这个弱点,我才开始有意识去积累素材,为以后的写作服务。
2. 分析优秀文章
老话常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如果总是依赖老师,自己不去分析优秀文章,消化老师所讲的内容,那我肯定也不会有进步的。
弘丹老师每次讲课的时候,都会发一些优秀样稿,然后告诉我们,别人的优秀文章哪里写得好,我们要如何学习别人等等。听完了课程,我还会回去听第二遍,好好消化课上的内容。
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分析别人的写作结构,看看别人的文章,是怎样引入话题的,分为几个部分写。
因为通过点评,知道我的弱点后。我还会重点去看别人的文章,是怎样引用素材的,看看他们的素材是哪些类别的,是电影类的、数据类的、金句类的,引用其他书籍案例的,还是场景化描写。
通过这种分析,我发现我的进步还是挺快的。
3. 把书读透
这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了,如果一本书自己也看不懂,那怎么能讲清楚这本书的内容。
我这次选的书籍是《刻意练习》,其实在选书之前,我已经看过这本书了,但是看过后,我还是模模糊糊的,不太记得这本书讲了什么具体的内容。
但是为了写拆书稿,我必须读透这本书,于是我又重新读了一篇,有些重要章节我还会再读第二遍。就这样,我发现读完后,我竟然能够合上书,就讲出这本书的大概内容了。
我还做了读书笔记,以及摘抄书中的案例。说到这里,我想说一下我对读书这件事的感想。我在看豆瓣关于《刻意练习》这本书的书评时,发现有一个书评,是提炼这本书的干货内容的。之后我看到底下有评论,说看了书评作者的干货,就不用看这本书了。
当时,我觉得说这话的人很傻,因为我看了别人的提炼,其实我什么也学不到,就是一些干巴巴的点,很容易就忘了。
后来,我重新看《刻意练习》的时候,越觉得那个人傻,因为支撑一本书的框架,让一本书变得有血有肉的,正是作者的案例,而这些案例,有些甚至耗费作者的半生精力。好的案例,能够引发人的诸多思考。
4. 保持动机
在《刻意练习》这本书中,作者谈到保持动机的两大方法:一是每天留出固定的时间练习,二是加入一个与你有同样目标的团体。
这两个目标,都在这次的训练营中实现了。弘丹老师每天都给我们安排了学习任务,之后就是通过小程序打卡的方式,提醒我们每天的任务内容。我们每天也要就自己所学的内容,写一下感想日记。
再者,训练营中有很多积极的小伙伴,她们每个人都很认真地对待写作这回事。看着她们那么认真写文章,我也是很有压力的。但是,这种压力反而是一种助力,让我也同样跟她们一起前进,一起保持动机。
正因为如此,我发现手机对我的影响小多了,我现在写作都是把手机调到勿扰模式,然后直接倒扣在桌面上,就算看到它,我也不会想着去点开手机了。我给自己规定了一个目标:不写完一部分,就绝不看手机。
这样的小目标,让我在写作时更加专注和投入,不再因为手机而分心。写作真的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这次能够加入写作训练营,跟弘丹老师还有很多小伙伴一起学习,我感觉非常幸运。我也在3月末,加入了青橙学院这个大家庭,我的写作之旅由此开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