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我们遇到问题时,很容易忘记了目标,眼里只看得到现实。
若是遇到,目标的理想状态与现实有差距的问题,最好是先明确好目标,明确自己想要理想状态。
之后再去找可选方案,才有可能解决成功。
乘车,要标明终点站的公交车,不知道去什么地方,车就已经开始启动,那就像盲头苍蝇。
目标明确,大家能为了达成目标而朝着同一方向不断努力。不会让一起出力的人,不清楚目标,白忙一场。
因此,我们可以做的是:
第一,先确定好理想状态。
根据领导和公司目标、远景、内部情况、过去的数据,定出可实现的目标。若是有人提出,销售额无法提高。这看似是一个问题。但那是没有理想状态与现实间的差别。
若销售额的目标是每个月1.5亿元,那么,销售额无法提高,这不能算是个问题。
而且,当不知道现实情况时,是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的。若目标是1.5亿元,只完成了1.2亿。这样,存在3千万,这就是目前存在的问题。
造成销售额与目标的差距,原因可能是:用户数减少、降价导致商品的单价大幅降低、推出的广告尚未得到认可、无法刺激销量,以及涨价导致销售数量大幅减少.......,等等。
只要有问题,就必定能够找到原因。
第二,理清要解决的问题具体指什么?
我们遇到的,
可能是表面化问题。如:销售业绩无法达到预定目标;数据低于预期。这些是表面化的问题。
又或是隐约感到的。如:员工忽然开始频繁请假,几天后提出辞职等。
对于这些问题,只要能找出哪些问题是必须解决的,就已经解决了问题的一大半。
若是一名销售的任务,要在1个月内走访100位客户,但到了月底,他只走访了80位,距离目标相差很远,这就属于已显露出的问题。
他的实际完成数量比目标少20个,问题明显可见。这样的问题,知道问题在哪,只再弄清成因即可,使之可视化,这是有方法解决问题的,这类问题就不难解。
若员工们虽然每天都来上班,但最近大家气色很差,工作起来一点活力都没有,第二天似乎就会有好几个人请假。这样的问题,可先设定几个与整个部门或整个公司相关的问题点让大家讨论.
通过讨论,真正的问题就会浮现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