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强调给孩子讲故事?为什么幼儿园有语言活动?给孩子讲故事有对孩子什么好处?
孩子听故事应该从胎儿期开始,胎儿期孩子就已经有听觉,对妈妈的声音会有特别的听觉偏好。
两岁之前,孩子语言、动作发展不是很完善。语言多用叠词,动作是无目的的重复同一动作。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要重复,同一词语重复两遍,但没必要用"童言童语",车子就是车子,没必要适应孩子的年龄特点将车子说成车车,避免随着孩子认真发展,认识车时还要讲车车转化为车子。
两岁以前无论孩子能否听懂,你反复说的话他会有知觉,因此不要觉得孩子小就忽视给孩子讲故事。
不要阻止孩子提问。
我们有很多给孩子讲故事的经历,才开始讲两句,孩子就要问,打断故事。许多老师、家长就会说:不要打断我,等我讲完你再问;或者就是随便敷衍两句,继续故事讲述。
我们会发现,等故事讲完后孩子已经不会再问问题了。
其实孩子在提问时是对故事做出了思考,要根据幼儿的提问积极讨论,讲故事,听故事不是重点,重点是引发幼儿的思考。
所以听故事的过程中幼儿学会思考,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面对打断的提问要尊重、引导孩子积极思考,想象。一起探究,发展幼儿口语表达。
“好奇号问,假装热情”。
三岁以后,孩子语言发展关键期,好奇号问。针对每次的问题不要敷衍,假装很热情的回答他。让他感受到你乐意和他学习,他也不会觉得你敷衍而不想再问你。
讲故事不要读文字。
很多人在给孩子讲绘本时会手指着文字,一字一句的读。其实孩子根本不理解文字内容,更不认识文字,你读着读着孩子就走了,根本不想听。
然而图画更能吸引孩子的兴趣。因此再讲故事之前应大致看一遍绘本内容,在讲故事时只看图画,不看文字,这样你和孩子的目光都在一个地方。讲完一遍后或许你离开了,孩子可能还会在那自己翻看绘本,即使很多天了,他会自己主动翻阅绘本,甚至给别的小朋友讲绘本故事。
五岁以前不要要求孩子写字。
很多家长就觉得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幼儿园大班就要听说读写样样精通。其实五岁以前孩子的精细动作还没完全发展,这个时期强行的要求写字,大多写的并不好看,并且后期很难纠正。
该阶段应培养孩子主动认字,对文字产生兴趣。在给孩子讲故事时用提问的方法引起又孩子注意,再一起揭晓答案,手指文字,介绍文字的意思,类似的词有什么?不要太在意答案的对与错。
如讲到小熊说,小猴子谢谢你时,可以引导孩子问,你觉得小猴子会怎么回答小熊。孩子可能会说不用谢,但绘本上是不客气。没必要纠正是非,让孩子知道不客气和不用谢意思相近,会认即可。
三年级以前给你的孩子推荐你读过的符合孩子阅读与认知水平的书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阅读完后不要用书本内容考他,检查他阅读质量。可以适宜的提问,你觉得书里你最喜欢谁?为什么?有时也可以主动给孩子分享自己对该书的看法,引起孩子主动分享与表达。
阅读让人学会独处。
喜欢一本书或许是因为里面有你的影子、有你对未知的渴望、里面的人和你有相似之处……
无论出于什么理由,你在阅读是你的内心是"孤独的"了,你的内心只有故事里的那几个人物、情节;同时你又是最富有的人,你有看到各朝各代不同时期的生活状态、你可以看到不同层次的生活方式、你可以同不同的文学大家一起看问题……
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提升写作水平、可以让一个人冷静的面对自己,让人学会思考。
我们也会发现许多写作好的人,追其原因无疑是爱阅读;在同龄中,一个爱思考,喜欢表达的小孩从小就爱听故事,爱发问。
听故事帮助孩子思考,大胆表达,不要忽视阅读对孩子的影响,无论何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