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简书已经三个月之久,写了近乎五万字,确实想起来有些不可思议。记得上学的时候,每次老师布置的作文,总是最头痛的事情。不下于八百字的要求,几乎成了写文的天然屏障。绞尽脑汁,死搬硬套,硬是凑够800字,有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感觉,吐完800字的文章,思维已经枯竭。
导致这些的原因是我们输入的东西太少,而这些输入便是我们的所见所闻。虽不能像徐霞客那般,游览尽名山大川,著作出《徐霞客游记》这样的经典。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透过字里行间,在作者的带领之下去感知那些未知或已知的世界。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便是对宏观世界到内心世界的精准诠释。有所见,有所闻,便会有所思,有所想。写文便是所思所想的记录或者更高层次的升华,而这种升华便是所得。
然而我们的所思所想也有它的局限性,既我们个人的感知与体会。如果不去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认知,便会陷入狭隘的死胡同之中。这其中的例子有很多,古时候的文人墨客大多都喜欢一菊花为题,吟诗作画,然而最有名的可能当属“苏轼黄州菊花误”的故事。
一天苏轼去拜访当朝的宰相王安石,在书案上,苏轼发现有一首未写完的诗,只有两句:“秋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 学识渊博的苏轼看到此处,心想:“当年此公下笔万言,皆锦绣文章;如今不但文思阻滞,且大谬不然,纵然有别的花落瓣,哪有菊花落瓣的呢?这岂不成为笑柄?”于是,提笔续写道:“秋花不似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就是因为这两句诗,王安石觉得苏轼少见多怪,缺乏历练,故贬他到黄州去任团练使。
在黄州,苏轼还真看到一种菊花,盛开时节,满地落英。原来天下真有落瓣的菊花。苏轼仰天长叹:“菊花误我”。据说,这种菊花叫“落瓣菊”,只有黄州有,而且只有赤壁岩下第三道岩坎上的菊花才落瓣,是非常奇特的花种。不要说苏轼不知,即使当地人,见过这种菊花的也不多。
故事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以往我们的认知中菊花是不会落花瓣的,然而落瓣菊花的出现时对我们认知的补充。有时候阻碍我们的,正是我们所认知的东西。
宋代的大学者朱熹在他的《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中写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师通过喻理于景的诗句,引申到自己对读书治学的心得感悟。保持我们思维认知的清澈,唯有通过不断的读书学习,积累源源不断的活水。
然而,今天无论是旅游,养花,跑步,交际。当我们参与其中,便会产生深刻的体会,感知。而这些感知,为我们的行文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一个热爱写作的人,也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笔下的文字,是对生活的诠释和升华。愿我们笔尖生花,字里行间都带着温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