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青少年使用“笑气”致失踪的案件又被提上热搜。新闻中长春一个普通的中学生因为吸食“笑气”留宿洗浴中心,家人以为其失踪并报警。据民警描述,孩子找到的时候,很难唤醒,精神恍惚、情绪暴躁。
据该少年清醒后自述,曾经经朋友推荐购买和吸食“笑气”,随着吸食数量的增加,他越发无心学习,最后夜宿洗浴中心。
其实关于“笑气”的报道,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就陆续见诸各大媒体。奇怪的是,在各大媒体的调研中,医生普遍认为“笑气”内并不含成瘾物质,虽然“笑气”具有麻醉的功效,过量吸食有窒息的风险。但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孩子对“笑气”成瘾呢?
其实,“笑气”成瘾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心瘾”,这和现在的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虚拟互动平台属于同一种心理学疾病的范畴:行为成瘾。也就是俗称的“心瘾”
纽约大学副教授:Adam Alter在《无法抗拒》一书中给“行为成瘾”做了一个比较精确的定义:行为成瘾是一些能给人带来舒适或兴奋感的短期强迫性行为。并且保持这种短期强迫性行为会给生活带来长期伤害。
1.
要搞清楚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会有心瘾?我们先来听听英國記者約翰·哈里(John Hari)在TED的演讲。约翰曾经花了三年时间探访了世界众多知名的心理学家和教授,也采访了很多成瘾后成功戒断或者无法完全戒断的“瘾君子”,试图弄清“成瘾”背后真正的原因。
约翰最后得出结论,“成瘾”的关键并不在于毒品的化学物质,而是人的生活环境,人会对某种物质上瘾,多数是因为心里有创伤或受孤立或是无法忍受生活的压力和挫败。当一个人能从实际的人际关系中得到快乐和承认,并获得舒缓压力的渠道的时候,人对于毒品的依赖就可以快速戒断。
很显然,现代孩子对于电子产品、虚拟互动以及一些新型毒品的成瘾,很大程度上与生活的不快乐、家长在情感和沟通上的忽视相关。
曾经有一个针对小学生的采访,让孩子说出最想和爸爸妈妈说,但在家里又不敢说的话。最后统计出来排名前五的是:
1. “我希望爸爸、妈妈不要一回来就问我功课做好了妈?”
2. “我想和妈妈说,不要老是拿我和小红(化名)比,每次妈妈说你看小红怎么怎么,我就不想和妈妈说话了。”
3. “我想和爸爸妈妈说,每次我和他们说话的时候,他们最好不要看手机、看ipad,能专心听我说话。”
4. “我想和妈妈说其实我一点也不喜欢学钢琴(或者其他乐器和兴趣班)。”
5. “我希望爸爸、妈妈说话算话,不要一直变来变去的。”
不知道大多数爸爸、妈妈看到这里会不会和我一样有一些心痛,孩子的要求是那么简单,但作为家长,我们真的做得太少了。
我们总是有很多理由,这是工作群里的信息,我要看一下;督促孩子都是为了他们好;实在太忙了,下次再带孩子去也一样;不逼怎么知道孩子的潜力......
久而久之,我们的家庭环境中有效的、愉快的沟通越来越少,孩子从开始表达不满到慢慢变得沉默,最后把情感和依恋投射去了电子产品和虚拟世界,不能自拔。
2.
总有家长说帮助孩子戒除“心瘾”是不可能的任务,孩子一旦迷恋上了网络游戏或者虚拟互动,家长想尽了办法却也没法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来。
其实,帮助孩子戒除心瘾,我们很多家长的做法都错了。
帮助孩子戒除“心瘾”最不可取的做法,就是惩罚或威胁。要知道,孩子“心瘾”的形成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孩子感到不快乐、感到挫败。
如果再用惩罚或威胁的方法,那非但没有办法起到效果,反而会加重孩子害怕、挫败的心理,也有可能产生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了,感觉自己被放弃了的想法。
去年下半年被热搜报道的8岁女孩疯狂打赏主播8.8万元的小妍(化名),最后对辅导她的心理学专家说了一段让人心碎的话:“医生叔叔,我害怕,我知道我闯大祸了。可是我想妈妈,主播姐姐长得太像妈妈了,我希望妈妈像主播姐姐一样爱我。”
这样的例子,这几年并不鲜见,还有一些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接受心理辅导的时候也表示,自己在生活中遭到父母的冷遇或者责罚,就想在游戏里建立自己的王国可以呼风唤雨,受到拥戴。
当然,对于“心瘾”放任自流也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等大了自然就不会再沉迷了。殊不知,青少年时期孩子的行为习惯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孩子的好习惯和自律的生活方式,从来都不是与生俱来或者自发形成的,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这才是真正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行为。
BBC的纪录片《人生七年》就通过对一些孩子长达49年的追踪、调研得出结论,家长对年幼孩子的行为和思维方式的积极引导是孩子日后成功的关键。
3.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孩子陷入“心瘾”,又如何帮助孩子戒除“心瘾”呢?其实家长只要做对一件事就够了,那就是全心投入的陪伴。
家长一定要认识到,孩子对于电子产品、虚拟世界的依赖实际上是对现实世界的逃避,如果我们可以为他们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愉悦的生活环境,那么孩子自然就不会再沉迷于不可触摸的世界了。
说起陪伴,多数家长也是一肚子苦水,很多家长会说:“我们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上了,送他们去上学、接他们放学、送去各种兴趣班、带他们去游乐园、公园,给他们买各种市面上提到的益智玩具,甚至带他们出国见世面,可孩子还是一有空就玩游戏,看手机。”
其实我们都错把陪着等同于陪伴了,陪只是一种物理的存在,而伴才是一种心灵的沟通。那么高质量的陪伴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高质量的陪伴必须是以孩子为中心的。以孩子为中心就是家长一定要把自己代入到孩子的世界去陪伴孩子。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家长不要嫌弃他们的想法和游戏幼稚,做好自己的角色扮演,因为只有用孩子的思路去陪孩子玩,孩子才能感到被重视。
蹲下身子和孩子保持同一视平线,家长才能看到孩子眼里的世界,听到孩子心里的声音,试着去尝试用孩子的方式去陪他们做一些事。
比如,去体会下力气不够又想抬起椅子是一种怎样的感受;跟洋娃娃说话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对于年长一些的孩子,家长要多和孩子讨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家长说:“我觉得......我们以前......我不认为......”除非孩子问你的看法,否则要更多地倾听孩子的想法,试着从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生活.
不要急于对孩子的想法下结论,更不要急于给孩子灌输你认为正确的行为准则,我们永远只是孩子生活中的观察者和参与者,而不是主导者。
其次,高质量的陪伴必须是以双向沟通为基础的。所以陪伴孩子的时候,就不要做其他的事情,孩子玩玩具,家长在旁边刷手机;孩子去游乐园,家长找个地方处理自己的事情,都不是高质量的陪伴。
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做好孩子指派给你的角色,即使孩子可以独立玩耍,也记得要和他们分享感受,问问孩子:“你搭的这个乐高是什么呀?;你从那么高滑下来害怕吗?;我挺想知道你们最近玩的编程游戏是怎么进行的?为什么你觉得老师对你不公平?”
开放式的问题是双向沟通很有效的方法,多问问孩子为什么,多引导孩子说出他们的想法,他们才能确实地感受到家长对他们的重视。
不过不要用太笼统的方式去问孩子开放式的问题,一个问题最好只针对一件事,比如问你为什么不喜欢学校的巴士?而不是你为什么不喜欢去上学?
然后,高质量的陪伴一定是要长期坚持并且形成一种家庭氛围的。高质量的陪伴,并不是要求家长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陪伴孩子身上,但是这个陪伴最好是有固定形式的,和长期坚持的。国外的专家建议,无论孩子的年龄每天一个小时的有效陪伴是家长都应该做到和坚持的。
比如,晚饭后就是一家人一起分享一天生活很好的时间,国外有些专家甚至建议,晚饭后,家人一起清理餐桌和厨房并且交流每个家庭成员一天的生活会让谈话的环境更宽松,更有效。
孩子睡前,也是家长了解孩子想法,给孩子关爱的好时机,也许年长的孩子并不需要你讲一个睡前故事,但是他们肯定还是需要你听听他们的想法,告诉他们无论什么情况,你都爱他们重视他们的。
周末和假期,和孩子一起进行一些户外活动,比如和孩子一起制作一个风筝、做一艘船、搭一个帐篷,然后和孩子一起享受自然都是对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总之,只有当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了愉快和充满爱的连接,才能避免孩子养成一些不良的嗜好。当然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不良的嗜好,帮助孩子戒除“心瘾”不会一蹴而就,但是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能重新见到孩子阳光的笑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