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欧.亨利,总会读出苍凉,读完《最后一片叶子》说不出到底应该为琼西活过来感到庆幸,还是为老贝尔曼的逝去而感到悲伤。爱与被爱,付出与给予,落魄生活的背景下掩盖不住的是高洁的灵魂。
那作者到底是如何达到如此这般的艺术效果呢?我们来看看文中的几处描写——
琼西的生命摇摇欲坠,躺在病床上,她看着窗外的老树和叶子:
外头只有一个荒凉凄冷的院子,二十英尺外就是隔壁楼那堵沉闷的侧墙。一株很老很老的常春藤,盘根错节,近乎枯萎,爬满了半堵墙。深秋凛冽的寒风将藤上的叶子吹得七零八落,只剩下光秃秃的藤蔓绝望地趴在斑驳的墙上。
“凄冷的院子,沉闷的侧墙,枯萎的老树,凛冽的深秋,七零八落的叶子,光秃秃的藤蔓,斑驳的院墙”透过这些,我们看到的是琼西内心无比的绝望。换言之,也一个人的绝望,真的不一定写自己的心里,她眼里看到的灰暗才是真正下笔雕琢的地方。
贝尔曼冒雨为琼西画上最后一片叶子前,是这样铺垫的:
苏把遮帘拉下,示意贝尔曼跟她去隔壁房间。他俩坐在屋里,忧心忡忡地撇向窗外的常春藤,大眼瞪小眼,相对无言了好一会儿。窗外下起了雨,细密冰冷,夹杂着雪片。贝尔曼穿着那件蓝色的旧衬衫,坐在倒扣过来充当岩石的水壶上,扮演起那个隐居的老旷工。
这处人物描写,俩人相对无言,我们仿佛看到了贝尔曼从开始的束手无策到后来心中相处对策,但又不肯让苏知道。人之间真正的大爱,不是一定要说“我怎样怎样爱你”,而是明明很在乎,却留在心底。贝尔曼不肯看着这样一样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不肯看着这个小伙子束手无措。此处环境的描写着墨不多,恰到好处,为下文那一片叶子挂上枝头做了十足的铺垫,冰冷的雪片也暗示了贝尔曼悲剧的结局。
第二天,琼西醒来,让苏打开窗帘,她看到:
经历了冰雨的冲刷、寒风的摧残,熬过了一辈子那么漫长的一夜后,竟然还有一片常春藤也贴在墙上。那是藤蔓上的最后一片叶子。叶柄附近依然深绿,锯齿状的边缘已经枯黄。它傲然挂在藤条上,在离地面二十英尺的半空中坚守。
这处描写,叶子还在,尤其是叶柄和锯齿的细节描写,分明可见叶片的生动与活力,分明可见贝尔曼高超的画技,分明可见贝尔曼的良苦用心。我们看对叶片的描写,它傲然挂在藤条上,在离开地面二十英尺的半空中坚守,距离地面之高,可以猜想为了让这片叶子更真,贝尔曼要怎样做才能在那个下着冰雨的夜,完成这样的工作。
第二个夜晚又下起了雨,琼西真的没有希望了,关于那个夜晚,作者这样描写: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即便在暮色中,她们仍然能够看见那片孤零零的常春藤叶依旧依附着墙上的藤蔓。夜幕降临,北风又如脱缰野马肆虐起来,大雨又敲打起窗户,雨水沿着低矮的荷兰式无言哗哗地流。
这段细腻刻画了那晚雨大,如脱缰的野马般肆虐,还有什么雨能比这更大啊!但即便如此,那片叶子依然在,于是有了后文琼西有了生的希望,让苏给她一碗肉汤喝。
最后一处,当琼西活过来了,医生说她脱离危险的时候,苏告诉她:
贝尔曼去世了,他只病了两天,第一天早上人们发现他倒在楼下的房间里,疼得没办法。他的鞋子衣服都湿透了,被冻的像冰一样。他们想不出那样一个可怕的夜晚,他们究竟出门去了哪里。后来,他们找到了一盏还亮着的油灯,一把被挪动过的梯子,散落在地上的画笔,还有混着绿色和黄色的调色板……你不是奇怪风那么大,它怎么能不飘动也不掉落吗?哎,那是贝尔曼的杰作——他在最后一片叶子掉落的那个晚上,把它画在了墙上。
看着这样的结尾,我们不禁泪目了,这就是生活在底层人们的爱与无奈,这就是小人物的精神。其实,滚滚红尘,芸芸众生,大部分都是小人物,然而,就是这小人物的精神支撑起了精神的脊梁。我们心中应该有爱,有憎,还要有敬。
总之,这篇小说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太给力了,我想这是我们最该学习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