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在键盘上敲下“关于战争、关于和平”这八个字的时候,我忽然反问自己,作为一个在和平岁月里成长起来的,没经历过战乱、饥荒、甚至萧条的人有资格谈和平两个字吗?因为没有反面的参照物,和平就想家常便饭一样唾手可得,和平毫无稀罕之处。
也许有人会说,没吃过吃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跑吗?我们有那么多影视作品啊,比如最近正在热映的《红海行动》,从头到尾燃到爆,就没给你喘息的机会,相比之下,《战狼2》就显得有点小儿戏了。在国产片中,《红海行动》营造的战争氛围是相当逼真的,它告诉我们这些没见识过战争,把战争意淫成彰显个人英雄主义舞台的人,战争是多么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子弹是多么得不长眼睛,炸弹又是多么得不留情面,让你本能地对战争有一种恐惧和抗拒,而不会有看《战狼2》时那种恨不得端起机枪跳进屏幕里去干一仗的冲动。但从立意上来讲,《红海行动》还是败给了《拯救大兵瑞恩》、《黑鹰坠落》、《拆弹部队》等一些优秀的战争片,可能出于一些不可言说的原因,《红海行动》最终的立脚点还是停留在了弘扬大国国威的层面,而《拯救大兵瑞恩》却细腻地展示了一个普通士兵的内心世界。最高层次的战争片必定是深层次地挖掘人性,探讨人和战争的关系。
对于军旅题材的影片,我一直是比较喜欢的,以前是单纯地因为热血、激情,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态悄然发生了变化,我现在觉得好的战争片不仅仅是要让观众嗨、让观众燃的,更是要让观众深思的,给予我们这些生在福中不知福的人一些警醒,仅仅让观众嗨翻天的是商业大片而不是战争片。
凑巧的是,前不久我在三联书店闲逛,无意间发现了一本名叫《窗外的豆豆》,是日本联合国亲善大使黑柳彻子记录的她在非洲的所见所闻,故事都很简短,作者日记式的笔调,清淡得就如同日本的清酒,但我却被深深地震撼,从心底里生出对战争的厌恶。书的视角从战争本身转移到战争中的孩子们身上,内乱让这些可怜的孩子失去父母亲人,失去手脚等各种器官甚至生命,侥幸存活下来的还要经历持续的饥荒、瘟疫、流弹等各种威胁,几乎没有机会生存到长大成人,什么叫人间地狱,书中的非洲大陆就是。合上书本再去听beyond的《Amani》、枪炮玫瑰的《Knocking on heaven’s door》、MJ的《heal the world》,我真的哭了,莫名的难受。
尽管那么多作家、导演、音乐家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展示战争的残酷与血腥,呼吁人类要热爱和平,但战争仿佛从人类诞生起就犹如幽灵般阴魂不散,从原始人类在石壁上刻下人类初创期的原始战争画面开始,战争就成为了人类一切艺术创作的母题。我不明白为什么人类需要战争,是动物世界的自然法则还是推动社会发展前进的必要,是某一个人的意志还是群体性丧失理智。就我目前的理论水平而言,我无法从宗教、社会、政治、历史等多个层面去说清楚讲明白。但我总是隐约地感觉到再伟大的作家、导演、音乐家也无法百分之百表现战争,再伟大的作品也无法百分百触及战争的真实。和平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我不认为浸泡在和平美好生活中的我们能够想象战争真实的恐怖,能够对作品中的人物产生悲悯之心便算得上人性未泯了。
PS: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还合您胃口,就请顺便给我点个赞呗,如果有意见建议,就请顺便评个论呗,最好能互相关个注,我想看看互相作用能带来的威力究竟有多大。
作者:80后双子女,民盟党员,简书作者,不甘囿于在体制内的文艺女中年一枚。我写温馨动人的文字,听您可歌可泣的故事,生活不易,让我陪着您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