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看很多公众号,学习《得到》,听付费语音,忙碌地学的同时,焦虑地发现自己在许多方面都差距好大呀!!英语、元认知能力、理财、编程等等。知道的越多,越是一身冷汗,细思极恐,觉得自己平庸地仿佛都不值得继续活下去(换句话说,其实是我以前的,未经深入思考和独立思考的生活方式,确实不值得过)冷静下来我就开始问自己:什么事是最重要的,就集中宝贵的注意力和时间先作为突破口来做。不能抓太多,一个都抓不好。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判断哪些事是我的生活中最重要的呢?
这个问题看起来不难,可是仔细想的话,还真不好说,因为涉及到的范围和标准,非常复杂,结果是因为太复杂,很多人都不愿意去想了,还是得过且过来的轻省些。(之前的我也是这副diao样子)可是,不行,不知道或者不愿意弄清楚什么最重要,就会陷入混乱、无序、纠结、痛苦。而且无比焦虑,觉得青春已逝,没时间把这么多事项都做好了。
笑来老师等等一系列老师,总在提醒我们:要反复打磨自己的价值观,不停地问自己“什么最重要”。可是我发现,这个最重要的事,它的衡量标准到底是什么呢?(毕竟我们的日常,不太会总碰到性命攸关、生死大计这样的时刻)
如果连标准都无法确立,又怎么进行衡量和筛选呢?我猜其实标准是因人而异的,所以标准不同,则答案不同,那么,如何确立衡量标准就又带出一系列问题。不知如何是好,仿佛是个悖论一般。“怎么知道,什么最重要?”——这个问题也是长时间困扰我并无解的。
偶然地,在伯凡老师的公号里,看到一点启发。他谈到的是冯唐的《十个好习惯》。第十个好习惯是“收放”:意思是我们要学会收放自如,给自己拉个清单:哪些东西从长远来看是根本不重要的,有些事情在当时看,事如天大,过后想,细枝末节,看似很重大,实际上没有意义。
要识别和发现哪些是真正重要的事情,不要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习惯性争强好胜。重点来了:什么叫真正重要的事情——就是一年后看、五年后看、十年以后看甚至到生命的尽头看,真正重要的事情到底有哪些,自己写下来,写一个有层次的清单。
倒着写:
生命尽头时,我如果没做,会特别遗憾的事情是:###
20年以后,我没做会很遗憾的事是:###
10年以后......
5年以后......
按照这个顺序,写下来,你就知道真正重要的事情以至于到了非做不可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了。
还有个简易操作方法:坐下来问自己:我现在最焦虑和最恐惧的事情有哪些?写下来,放在抽屉里,一个星期以后来看,清单里很多焦虑的事情已经不再焦虑了,或者根本不值得焦虑了,这个方法逐渐帮助我们养成收放自如的习惯,远离忙忙叨叨、碌碌无为的状态,和远离考试化的人生。
我自己按照这个方式梳理了一下:
如果在生命尽头,我没有用好英语和一直写作,我会特别遗憾的,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我每天就要把更好的精力和更多的时间放在这两块内容上。
为什么是这两项呢?
1:关于英语:我真挺喜欢的,我好像也曾经学的不错过。可惜一直没什么机会用,慢慢就放下了,用进废退啊!
2:关于写作:心情日记什么的,我也写了不少,但是可能由于缺乏及时反馈(我后来找原因,推测可能很多事情,自己从开始到放弃都是因为这个原因。),也没坚持下来。当时我觉得是自己写的不好,还报名了几次写作课,应该说理念和思考上有进步,实际行动上就没有了.....
思路清晰之后,我坚持每天浏览英语新闻,加入了007不写就出局,一点点,从感悟开始写,看看七年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加油!
网友评论